返回第九十三章 城下之盟 二(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目瞪口呆。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姑且不论这议和的主意是否出自赞普之口,就是他当真同意,那也绝对轮不到这个曾经是唐朝公主的女人来主持此事啊。

    人同此心,一众吐蕃贵族一旦反应过来之后,均是一脸愤然不屑之色。当然,头一个站出来指斥金城的还是那个纳朗珠。只听她扯高了声调道:“怎能与敌人讲和?我大吐蕃的子民是不会投降的!哼,定是你这个唐朝人在赞普面前进了谗言,这才让赞普动了心思。不行,我定要进去禀明赞普!”言毕,一副神情激越,欲要上前的架势。

    只是那金城见她如此,也不多说什么,只以眼角瞟了瞟身边的两名侍卫,却见二人都是一般地跨前一步,手中佩刀却是握的更紧了。她心中略微一定,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时辰之前,朗日则布带着自己和琴儿以及赞普尸体跑回大帐后说的那一番话。虽然自己已经基本可以断定他是大论措旺恐身边的人,但这人身上却流淌着一种气息,能让她信任并托付安全。即使这人只是一再重复他曾受过自己救命之恩,而至于细节却只字不提。

    脑中电光火石之间,金城再次权衡利弊之后,终于挥过秀手,将众人议论先压了下去,而后只听她镇定无比地道:“纳朗姐姐的意思。我很清楚。不过恐怕赞普更加明白其中的得失利弊,所以才定下了这议和盟誓的计策。当然你说的也不错,依着我大吐蕃健儿的风姿,的确不能定这城下之盟。只是不知这城外数万唐军又当如何击退,难道你有破敌之法?另外,我既然嫁到了吐蕃,便是吐蕃之人,凡事自然首先为我吐蕃族人考虑。所以,为了大家及家人的身家性命,只能议和。否则唐军久攻之后,若然城破,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何况,这里除了几大家族的能干之士,还有赞普在内,难道你们都想冒险不成?”说完,眼睛却不经意地看了站在一旁的朗日则布一眼。

    纳朗氏听她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一时竟不知如何辩驳。其实金城乃是唐中宗的女儿,碰上这位皇帝天性慈弱,终他一生始终在废立之间徘徊,到头来还是死在了自己老婆和女儿的一张饼上。因此无论是前期的武周代唐,还是后来的韦后乱国,这一时期都是唐朝政治最为诡谲之时。是以金城公主早就对宫廷政治的勾心斗角领略不少,但她不同于自己的姐姐,反倒继承了父亲的性格,从来都是温柔谦和,只怕嫁到吐蕃虽然并非出自真心,但其中也必有躲避倾轧的心理。只是不知她已经死去的父皇在生时,是否也曾想到这层,这才义无返顾地将她远嫁吐蕃。

    于是正因这金城公主从来不言论政治,此刻将话说将出来,既是出人意料,又合乎道理,最后一句反问更是没人能答出来。纳朗氏呆了半晌,终究没想出反对之理,当下只得蛮横道:“哼,无论你怎么说,始终不是我吐蕃人,我们怎么知道那唐军是否正是由你勾结而来。何况,吐蕃人宁愿战死,也不愿做亡国之人,要谈你自己去谈罢!”

    若说对于唐军是否由于金城公主而来的论调还有人唱和附议,那至于后面宁死不和之类的话则让众人对这侧妃纳朗氏大感厌烦。这里聚集着包括尚氏在内的几家吐蕃大族,纳朗氏一族在众人眼里不过是近来新起之秀而已。要知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吐蕃再非当时几个部落草草联盟那般,眼下在场的几大家族谁家不是金银成堆,奴隶过万?都说富人怕死,一众吐蕃贵族更是如此,要让他们同底下禁卫那般去与唐军拼命,那是想也休想。

    于是,当即便有人从站在纳朗珠身后的人群中退了出来,又或有好心者,忍不住低声劝说了纳朗族中的几位长者,让他们规劝自己辈,不要再说出这等无知又犯上的话。因此,当人群中人少了大半时,纳朗氏也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族人拉到了后面。

    这时,却听那禁卫统领朗日则布踏前一步,昂然道:“大妃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