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浴血积石 六(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顶着高原午时特有的灼热,李春仁随手抹去额上的汗滴,自昨晚三更之后到现在,他一刻都没停下。追说哪里快去眼快原本打算先举兵击溃后营敌军,而老天似乎也偏袒唐军,混乱之中竟让唐军弩手射杀了吐蕃大将达吉,但好运不长,正当一众唐兵趁势追杀吐蕃残余时,却不料迎头撞上了敌人的后队—两千步军。

    于是,原本已经疲惫的唐军只得再度杀入吐蕃军中,幸好敌人都是步兵,而且也是兼程而来,并不比唐军好多少。饶是如此,待经过一番冲杀,将其杀溃后,原本出击的一千唐军骑兵只剩不到两百人,且个个带伤。

    当然,对于李春仁及麾下唐军将士而言,能消除身后大患,这点代价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当他领军而还时,回到营中却发现昔日的积石山大营如今已变得残破不堪。原先的中军已经变成了抵挡吐蕃大军的第一道防线,到处是大车及拦木组成的拒马,连夜钉起的木桩如同密林一般耸立在营前。

    而吐蕃显然也不负唐军所望,从昨晚开始一直到天亮时才罢兵休战了两个时辰,至午时又发起了攻势,数以万计的吐蕃士兵分成三个方阵,依梯次轮番进击唐军大营。

    于是从那时到现在唐军营寨一直承受着莫大的压力。李春仁身为主将,衣不解甲,从左营奔至右营,一刻不停,只为身边自副将以下到一众亲兵护卫都被抽调至各营协助防守。大营中随处可见散落的武器及尸体,但唐军士气依然没有衰退,因为李春仁告诉他们,瑞王正在赴援途中,只消坚守到底,胜利最终仍会回到己方手中。而唐军将士们之所以一时仍未泄气,倒并非因为李春仁的说辞有如何动听诱人,只为主将自己并未弃军逃生,自然对稳定军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实李春仁是有苦自己知,虽然已经将吐蕃军的迂回部队完全击溃,但由于对方的这一迂回,却使得他再也无法肯定先前派出的信使是否能安然抵达瑞王大营。何况,就算那人能告知瑞王敌军进逼积石大营这一消息,眼前这般变故却也无从递出。那瑞王若一意先石堡后积石,那么恐怕就是神仙也未必能救得了自己麾下这剩余的六千多人马。

    同时他也并非没有想过要召回派出袭扰奔至吐蕃军的那三千骑兵。但先不论这些兵马回来是否有用,就是真调了回来,那乌海至石堡城一路之上的辎重安全又由谁来负责。而且,一旦召回这一部兵马,那么敌人往袭乌海就再无阻碍,自己背后也会再度陷入危险不测之境,就是瑞王大军也转为被动之势。而如果他率军撤离,失去这积石山千里屏障的唐军就会暴露在吐蕃大军威胁之下。到时,就算打下乌海,石堡两城,因路途险远,唐军也无法久踞。

    想着这一些,李春仁不禁为眼前情势而忧心忡忡,激励将士不过是暂时之计,不可长久。更何况,后营粮草被焚,就是想要坚持也无粮可食。只是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苦思脱险良策时,吐蕃大将马重英期待已久的援军已由另一将领—尚结息带到。

    望着旌旗密集的增援大军,马重英嘴角边露出一丝笑意,看来是天助吐蕃,竟在此关键时刻得到四万援兵。如此一来,攻克唐军营寨根本不在话下。只要解决了眼前的敌人,己方大军便可长驱直下,再加石堡城坚守待援的话,则大破唐军指日可待。

    亲自将尚结息迎入大营之后,马重英当先开口道:“尚将军远来辛苦,但此时乃是我吐蕃与唐军一战之关键,还望将军能施以援手。”他虽然不在国都,但种种事端也略有耳闻,尚家四大族对大论的压制及猜疑已非一日。只是他想到此刻乃是共思败敌的时候,自然无论是哪一派的理应放弃前嫌,携手合作才对。于是,他便谦恭有礼地先开了口。

    那尚结息原本倒的确想要刁难一番这倚详家的走狗,但被他这么一说,倒也分了轻重缓急,而且眼见对方麾下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