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经略巴蜀 三(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眼已经到了十月中旬,再有几天便是中秋佳节了。看书神器yakuai唐时,蜀地富饶,远胜江南各道,再加上时下杨国忠日渐得宠,他之出仕全赖当初任职剑南度支使的鲜于仲通。因此,对剑南道多有偏袒,只因他本预将此地作为自己的根本所在,是以国家大政,但凡涉及川中,从来都是不遗余力。若非李佑凭空插上一脚,他早已属意心腹鲜于仲通节度剑南。

    只是李佑也并非傻子,他心中极度鄙视杨国忠。如果说李林甫是疾贤妒能,构陷忠良的话,那这位如今名不副其实的杨相国则根本就是草包一个。

    但李佑自被授为剑南节度使后,趁着在京城的那段日子,却着意巴结杨国忠,从契丹那里虏获的珠玉财宝有一大半倒是送给了他,临赴成都时,还私下允诺杨国忠,定会好生经营巴蜀,以为外援。这话说的杨国忠心下大喜,虽始终对这瑞王半信半疑,但一时对蜀地却仍旧维持先前的态度。是以,凭剑南的丰饶,却仍享受低于其他地方的赋税,其间的油水不问可知。

    当然,这些不过是针对那些豪门大户来说的,至于贫苦百姓,也只是相对略好于其他地方而已,甚至在诸如成都,汉州等高城大邑,因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许多佃民因交不起租税,早已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这些却是李佑来此地一月之中,命人调查所得,至于真正情况,恐怕比这更加不堪。

    在官员方面,自从李佑刚来成都时,因见成都府尹刘仲勋之子刘敏横行不法,调戏民女不说,还纵凶杀人,便废了他一条左臂。可是,那刘仲勋为官多年,早已人精一个,听完李佑所说,二话不讲,一脚就把那好不容易才苏醒过来的儿子又踹晕了过去。自此之后,对李佑愈加刻意逢迎,但凡所命,无有不从。

    李佑也趁着这机会暗中将自己一批从长安各部及士子中搜罗到的有才之士充入各个职位,又任用从蜀地新发掘的各类人才。

    仅一月多的时间,“瑞选”(原成都官员私下对李佑任命之人的称呼)已经充斥于成都府下各级治所,如此一来,自然把一众老旧官员弄的怨声载道,只是这新上任的“瑞选”们却尽是些专务实事之人,借着李佑手中大权,非但尽力压制老旧官员的任意胡为,还厉行廉政,使得原先贪贿成风的蜀地已然有所改变,一众百姓则无不拍手称快。

    但所谓有得必有失,李佑如此一来,却让原本那些靠媚上欺下的官员们心生不满,更有甚者,已然于私下谈论上告杨国忠,定要让此人滚出川中之事。而一些豪门大商因为沾亲带故的关系对李佑也略有失望,甚至暗中也在密谋对策。自从过了中秋之后,整个成都便是一派山雨欲来的情景。

    而成都府尹刘仲勋之妻原本就是蜀地大族之女,家中资财之富,几可敌国,而他本身又是除李佑之外,蜀地最大的官员,更何况,他任职巴蜀多年,无论人脉,或是政情,都掌握不少。

    因此,一众官员富商倒是三天两头往他府里钻,不是口出埋怨,便是责怪连连。但这位府尹大人,却端的是一副上好的涵养功夫,无论何人,总是好言将其劝出府中,关系生疏之人倒一时摸不清这位刘大人的立场,其中更不乏将他归入李佑一党之人。只是有些事情,却是李佑和刘仲勋各自心知肚明的,只口上不说罢了。

    这天夜里,借口商量筹办中秋庆典之事,几位蜀地要人暗中聚集刘府,商讨如何对付那位瑞王殿下。

    刘府后花园内,清风徐徐,池的的荷叶随风而动,确有一派疏影横斜的味道。

    只是围坐在石桌边的一桌人们,个个低头喝酒,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时,坐在左首第二的一名肥脸大汉似乎不甘忍受这等沉闷,仰脖喝完杯中酒后,嚷道:“大家倒是说话啊,那子害的大伙儿,要钱没钱,要权没权,你们平日不都恨的咬牙切齿么,怎么到了这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