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锋芒初露 七(第1/3页)  万里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佑一行至太原已经两日,当然,不同于清河县的“怠慢”,自太原府尹韦凑以下一众官员均是见礼甚隆,又因李佑头上顶着按察采访处置使的名头,这两日便由府尹韦凑亲自陪着在这有着河北第一府之称,于天宝元年曾改为北京的李唐龙兴之地四处访查。看完美世界去眼快杠杠的。

    其实李佑之前尚无多少实政经验,而自出长安之后,沿途至此,一路观民风,察政情,虽然难免有一些官吏以这瑞王年少不经事,明里逢迎周到,暗里弄虚作假,不过,凭着前世的阅历和经验,许多事情李佑倒也并非不知。只是如今朝局复杂,稍一触碰,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故而他只是默默将那些有嫌疑的官员名字暗记心中,来日再行“厚报”。而此行也确为他增加了不少治理地方的经验,许多官员为了能在瑞王面前留下个好印象,以为日后高升作注脚,当真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因此于他,实是受益非浅。

    这一日,李佑随那韦凑一行白衣而至太原城东市,说是便衣而访,其实四周自有随行侍卫暗中警戒保护,而挑的这东市也是太原城中三大集市里治情最好的,只是这大唐承平日久,光天化日之下又哪来什么刺客了。只见这东市里头,行人往来络绎不绝,挑夫贩喝卖不断,酒楼茶肆之中也是宾客爆满,一派太平热闹的景象。其时,太原乃是全国货物通往北地各州的重镇枢纽,那东南各地的茶叶,生丝和中原的瓷器,粮食便由此地经恒,易两地往东至幽,蓟等州,最后可与边地的部落商贩进行交易,换取那如貂皮,人参等贵重之物;而往北则经由代朔,最后出云州,贩与那突厥,回纥等族,以此则可获取牛马等牲畜,因此端的是关键所在,兴旺繁盛。

    李佑等人徐徐而行,一路比较与长安的差异和不同,只是除了市集规模和人口数量,其余倒也相差无几。正当众人行至一座茶楼之前,想要入内休息时,却见一群人围着墙角,内中还传出女子哭声。李佑心下好奇,便带头走了过去。

    来到近前,却看见一个年约十六七的少女倚在墙边,身旁有一具草席,草席上搭着一张白纸,纸上却是上书四个大字:卖身葬父。虽然脸上有些污垢,泪水又是不断,但明眼人观其脸形,便知此女相貌倒也不错。只是观者虽多,大部却是指指点点,空发议论而已,一时竟也不见买者。李佑因不明其情,当下便寻着身边的老头,问道:“老人家,你可知发生了何事?”那老头因见人动问,回头一看,却是一个锦衣少年,便道:“唉,这位公子有所不知,这女孩乃是河北沧州人,只因去岁大旱,地里没了收成,就寻那乡中地主借了铜钱,却是以地为押,谁知今年虽然好转,却也只是勉强,又哪里还得上那利滚利的债子,于是便被那地主收了田地,又被逼着要收他作,这孩子骨气倒是硬,便随着老父一路逃难到此,咳咳”他清了清嗓子,又道:“唉,也是命中注定,这父女俩到了此地之后,便在这茶馆里面卖唱度日,惨淡生活,谁知日前她老父终究是有病难医,便撒手归天了,只留这孩子一人孤苦伶仃,又没了钱,便在这儿卖身葬父,唉,如今这世道啊”只因突然见到这少年身后两人目光炯炯,显然是其随身护卫,老人这才觉得自己说的太多,又料这人定是出自权势之家,当下便摇着头走了。

    此时李佑及身边众人却是心情迥异,他自是在考虑是否要帮她一帮。而那府尹韦凑心下却是暗自着恼,虽说这年头因土地兼并日重,这种事儿多了去了,但明着就叫瑞王殿下给碰上了,又是在自己直辖之内,这面上当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不由责怪起负责这一带的市曹起来。只是李佑不发话,他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暗自计较着。

    正在众人各自思量的时候,却见一人硬是挤进了人群,鼓着脸上的肥肉,故做爽气道:“嗯,不错不错,你这娃子果然有孝心,便让我老高来帮你一把,三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