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51章(第1/2页)  风起埃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将那座房屋炸掉吗?

    当然,为什么不呢!

    对于缺乏重型武器的穷国来讲,炸药爆破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攻坚手段。面对久攻不下的工事,炸药包就相当于是穷人手中的大口径榴弹炮。只要装药量够高,就没炸不掉的堡垒。

    可换个角度去看。乌曼手中要是有先进的武器,又何必命人冒着危险去安置炸药包呢。话不乱说,世界上有什么是一发火箭弹解决不了的东西呢。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

    手榴弹的杀伤力对于砖石结构的建筑物而言,威力实在是有些太低。必须要动用威力更大的武器。

    “对,把剩余的炸药全用上!”乌曼大声地向爆破手下达命令,只待全部准备就绪后。乌曼大喊道“掩护”!

    两挺布伦机枪瞬间集火建筑物的门庭与窗口。子弹打到正门上,只留下几个小口,低沉的“嗒嗒”声,显然表明屋内的以军早已将正门封死。一时间空气中只单单地回响着子弹打入墙壁的叮当作响声。

    这短暂回响倒也彻底的压制住了室内敌军的反击。在两挺布伦机枪的火力压制下,屋内的以军也不敢在发动还击,只得抱头躬腰躲在墙面背后。

    要不说机枪是决胜的武器,只见在机枪的怒火之下,在紧要关头为爱军争取到了十几秒宝贵的时光。

    十几秒,宝贵而又短暂的十几秒啊!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这场战斗的结果便已注定。

    趁着敌军寻找的掩护打机会,爆破手抱着外露引线的炸药包快速飞奔,连人带滚直扑建筑物的墙角。

    趁你病,要你命。在枪林弹雨之中,爆破手将炸药包往地面一方,随后果敢的拉开引信。然后又在友军的掩护下,猛的翻滚躲到建筑物另一侧墙角旁。

    “6磅炸药。”

    爆破手举起双手告诉乌曼,竖起六根手指就意味着炸药包里的装药量又多少。

    “太少了!“乌曼停止了射击,向大家挥手示意,各自寻找掩护。

    6磅重的炸药少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少了。6磅,不过是英制57毫米火炮的一枚炮弹净重量。按照炮弹装药量计算,6磅的炸药换算下来,威力也不过与75毫米火炮威力相同。

    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点药量并不足以炸塌整座房屋。不过退而求其次,这点药量将房屋炸塌一角,倒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黑烟伴随着碎石崩进,乌曼只听到耳边传来“砰”的一声,眼前的那座房屋的侧角轰然倒塌,漏出来一处大洞。

    爆炸产生的烟尘缭绕,乌曼一时又看不清建筑物内的情况。

    不过,战斗胜负已分。无需乌曼多言,众人举起枪对着缺口连番射击,离开掩体快速逼近。而躲藏在房屋另一角的爆破手,也向屋内投掷了两枚意大利破片手榴弹。

    在内部的铁丝预埋作用下,一枚小小的意大利手榴弹,竟然能在狭小的空间里产生了2000枚微小的碎片。

    受制于资源的制约,意大利人对常规武器的研发上,总是崇尚着多快好省的理念。为了大量生产出低廉的手榴弹,意大利的奥拓·梅莱拉(一t一),抛弃了国际盛行的“大片慢杀”与“钢珠慢杀”的理念,一路小步快跑的走起了“小片快杀”的路子。

    大片与小片只得是破片的直径大小,而所谓的慢杀与快杀是指破片飞行的速度,以700/s为标准区分。

    所以“小片快杀”的含义正是,小直径的破片在高速度的作用下,击中软目标后立刻获得最大的静止作用(避免弹片击穿人体),并且还能让破片在人体内变形翻滚。不得不说,意大利人的理念与后流行的小口径步枪奉行的空腔效应倒是比较类似。

    虽然意大利的一t一手榴弹因灵敏的万向引信而饱受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