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寻找外援(第1/2页)  穿江道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手里的闲钱投资古玩,这个想法真的不错!章丽是举双手赞成,因为她原来在担任银行行长助理的时候,行里就会给一些高净值客户经常举办一些话动,这里面最主要的是投资理财方面的,也有诸如医疗养生c文化娱乐c旅游休闲等方面的,这其中也有涉及到投资收藏方面的内容。

    大凡遇到这种情况,一般行里都会请一些古玩行业专家,给这些高端客户做一些讲座,在理论与实践上给这些收藏爱好者提高帮助。

    章丽在一边听着,也觉得受益非浅,渐渐地也有了兴趣,不过她的兴趣还是贴近她的本行。作为银行工作人员自然是对钱币收藏感兴趣,她尝试着收藏了一些钱币,有金银币c纪念币,其中有几张第一套人民币是她压箱底的货。当然了,女士们喜爱的珠宝首饰也是她的最爱。

    听到牛士强的这个打算,她吵着要和牛士强一起去见识见识。牛士强见她这样饶有兴致,当然不会打击她高涨的热情。

    反而对此求之不得,因为他虽然有投资古玩的想法,但毕竟对这一行算是门外汉,这里面的水很深,像他这样的人难免吃亏上当。有章丽陪在身边,两个人有商有量相互提醒,总比一个人瞎摸乱撞要强得多,受骗上当的概率也会相对减少。

    对于外行人来说,要想踏入这一行,没有一个领路人肯定是不行的,否则的话,被人蒙骗到连回家的路也不认得,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牛士强这点头脑还是有的,在没有一个可靠的引路人的前提下,自己绝对不能贸然出手。然而他搜肠刮肚地把自己熟悉的人都过滤了一遍,都没有这方面的人,他很自然地想起了上回在茶楼遇见的那位青衫老者,他不是常年泡在那里吗?也许能帮忙。这就有了再去茶楼,拜访那位老者的想法。

    上海古玩市场发端于民国初年,后来逐步酝酿成熟,并在二c三十年代达到它的鼎盛。有诗云:“寻常巷陌藏珍宝,半壁江山在申城。”这就是后来人称“上海是中国收藏半壁江山”的由来。

    其实说起古玩市场,必定要说到北京的琉璃厂。皇城根下,自然是占尽天时c地利c人和,再加上几百年的文化沉淀,使得琉璃厂古玩行业的名声鹊起c生意兴隆。

    只可惜,正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1927年以后,因中央政府南迁,内c外战争不断,北京古玩市场逐渐走向萧条。

    豪门巨贾c收藏大家与古玩商人带着大量金银和祖传古董,一窝蜂地涌入地上海租界,这样既增加了市场货源数量,也加大了古玩的交易量,所以上海的古玩业就此繁荣并走向鼎盛。

    上海经济发达,素有“十里洋场”之称,大量政要c财阀c国外驻华使节c文人聚集于此,这些人群,既有钱还有文化品位,其中也不乏懂行之人,如此便有了巨大的收藏基础。古玩交易量又保证,交投活跃c买卖兴隆。

    城隍庙豫园与五马路附近经营古玩的商铺云集,多达一百多家。1921年,位于江西路的中国古物商场成立,1930年“上海特别市古玩同业公会”成立。后来在江西路的旧市场与五马路(广东路)的新市场联合成立了上海古玩市场。

    豫园的“四美轩”茶楼和五马路江西路口的怡园茶社都是藏家藏友和古玩商人洽谈古玩生意的场所,名曰“茶会”。上次牛士强误打误撞走进的“怡园茶社”,正是一些古玩贩子喝茶聊天c谈生意的地方。

    一辆黄包车在怡园茶社门口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对打扮时尚,衣衫光鲜的男女,他们并肩走进了了“怡园茶社”。在外人看来,这对风度翩翩的男女看上去郎才女貌,一定是一对儿,可惜的是,他们要猜错了,因为他们彼此都不是自己的菜。牛士强和章丽是来找那位青衫长者的。

    说来也巧,那老者还真的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