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战前准备(第1/3页)  穿江道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己杜撰的情报,轻而易举地传递了出去,这让赵高峰颇为自得。同伴们也十分赞同这份情报的“含金量”。

    因为日军大本营原本就有南向计划,如果让他们得知这样一份情报的话,等于是给一向冒险激进的日军高层,恰逢其时地送上了一份兴奋剂。

    此刻山本五十六那个老子,可能正在加紧制定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鬼子正在紧锣密鼓c厉兵秣马地做着战争准备计划。那么这几位早知道历史进程的“过来人”怎么会不提前做准备呢?

    牛士强深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八日。日军就会占领并控制租界,上海的孤岛效应就此消失。他目前主要的交易场所——西商上海众业公所也将被迫关闭,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这样一来他不就是面临失业了,所以他得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近以来,他一直在逐渐减持手中的股票筹码,将大量的现金兑换成美元c黄金这些硬通货,并已储备了不少。从这一方面来说,将来时局不管如何变化,以他手握的大量硬通货,应该是可以应付自如c高枕无忧了。

    但他从后世的历史资料中得知,日军进入租界以后,一时间造成了较大的混乱,导致整个上海物资供应紧张。许多商家都囤积积奇,闭门谢客,那真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看样子自己也得打个提前量,囤积一些生活必须的物资,以备不时之需,说不定还能救助一些急需帮助的人。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位同学,那几位都觉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未雨绸缪,提前做一些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后世得来的宝贵历史知识,在这乱世之中要好好地运用,这才是对自己也是对历史负责的最佳态度。

    赵高峰和黄非金他们两个觉得经济方面他们不太懂,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全部交给牛士强和章丽两人去办。他们两人的主要工作是抓紧建立一个情报信息收集络。

    因为在日本人占据租界前,他们还可以以租界为掩护,做一些工作。将来日本人占领租界以后,全面接管和掌控了租界内的各项事务。到后来巡捕房也改成了汪伪警察署,到时候赵高峰何去何从也还是未知数呢,所以现在要提前布局。

    虽然赵高峰手底下现在有两个“包打听”和几个江湖混混作为他的线人,但是要面对将来错综复杂的斗争,仅仅依靠这些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无疑显得力量有些单薄,必须壮大情报收集的队伍。

    他们两个经过了几轮讨论之后,觉得利用黄包车夫来收集情报,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因为黄包车夫满世界乱跑,接触的人多,信息来源广,对城市的道路以及各种场所都十分熟悉。

    如果将来利用他们进行跟踪和盯梢的话,那样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而且不露痕迹。干脆开一家黄包车行!这个想法让他们两个十分兴奋。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是要需要牛士强的资金支持。

    他们连忙找到牛士强和章丽商量。把蛋糕做大!这也是牛士强和章丽的想法。要囤积生活必需品,就必须要有仓储的场地。一般性的仓库倒是租得到的,但是生活必需品不仅仅是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其他的众多副食品和衣物棉被等等。

    这样的话,只是简单的租下一个仓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干脆建一个冷库,这玩意在那个时代的上海滩是不多见的,这样可以储存更多的食品和物资,并且这里面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这并不是说他们要借此大发国难财,他们这样考虑也是想把慈善的蛋糕做大。因为只有自己赚了钱,有了能力以后,才能救济更多的人。

    否则的话,慈善也就无以为继,成为了空话,不能持续下去,要把这个工作做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做则已,要做就大干一场,这真是同学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