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商业模式(第1/2页)  穿江道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州河畔的“礼查饭店”今外白渡桥北岸浦江饭店,是一座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除客房外,宴会厅c舞厅c酒吧间c弹子房c阅览室c理发室c休息室c吸烟室等一应俱全。在当时的上海滩来说,这样的娱乐场所绝对是属于一溜的范畴,尤其是它的舞厅特别高档,高雅的乳白色墙面装饰着金饰,考虑周全的照明设施,放射出柔和而幽雅的光芒,衣帽间和休息间位于出口附近,对于跳舞的舞客来说,最棒的就是十分光滑的橡木拼花地板,打着高档进口地板蜡,在上面翩翩起舞,犹如在冰面上自由滑行。

    威廉和章丽两人坐在西餐厅里,室内英国风格的西洋乐,从黑胶唱片的绵密的圈纹中,轻轻飘出,回荡在整个空间。店里弥漫着酒香c菜香和淡淡的花香,威廉已经约了章丽好几次,章丽总是借口推辞,后来见他如此执着,再也推脱不过,便来赴约。“张姐真是难请呀,很想再听到您的高见,当然,我也有一份的礼物要送给你。”说完,威廉献上了一支事先藏好的玫瑰花,女人天生爱花,没有理由不喜欢的,看见这一大把鲜艳欲滴的红色玫瑰,章丽心里顿时感到温润起来,况且对面的年轻人也有点讨人喜欢,章丽称谢收下了对方的礼物。

    “真是让您费心啦,又是送花,又是请客,还到这么高档的地方。”章丽微笑着对威廉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更何况是为了姐您,说起来上海饭店那么多,但对我这个刚来不久的人来说,找饭店还是件难事,要么听人推荐,要么翻翻电话本,但是,电话数字又不会告诉你,哪个饭店,哪个菜好吃吧?”他风趣地摊开了双手,耸了耸肩,做了个怪脸。

    章丽被他淘气的表情逗乐了,但也立刻“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的闪过了一个念头:这里要是有《大众点评》就好了,可以方便很多食客。这个后世资深的吃货,经常热衷于在《大众点评》上浏览,应该在这里也办一个《大众点评》!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她明显有点心不在焉,胡乱聊了些琐碎的话题,匆匆告辞。

    已经不再是老师的牛士强闲在家里,一听到章丽这个点子,不由得直挑大拇指,不愧是行长助理,商业头脑就是灵。因为旧上海哪里会有这样的业态,如果他们抢先开发的话,必定占据优势,大获全胜。

    黄非金和赵高峰两人回来听说后,也是一致赞成,觉得此事能行,因为那时的电话本里虽然有饭店餐馆的分录,但也仅仅是电话和地址,至于详细的内容介绍就没有啦,所以,推出饭店指南,一定会受到食客的欢迎。但是,这收集资料信息的工作量就比较大了,于是,四人一起出动,到各家饭店去调查,有现成的资料就摘录,没有,就想办法自己去弄,能画画的画画,可以拍照的拍照,这样几个人在后世的特长都发挥了出来。

    另外,发动一些黄包车夫帮忙一齐搞调研,提供信息,(当然是给一点报酬的),比如,哪些店家生意好,客户多;哪些弄堂c路口的店,也值得收录,标上地点,因为这些摊贩根本就没有装电话的条件,标上地点,可以便于食客方便地找到他们。就这样,汗珠子摔八瓣地忙活了好一阵子,终于将资料整理好,并印刷成册,可以对外公开发售了,大家一起想了个名字叫《餐饮点评》,定价八毛钱一本,果然不出所料,销量不错,没有辜负他们的一番辛苦。

    管账人章丽(自然是她管账)见着账上的钱越来越多,自然是十分高兴,大家也一起跟着开心。正当他们准备对最初的版本再怎么细化c优化的时候,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坏现象出现了,市面上出现了盗版,而且数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一下把市场搞垮了,这真是劣币驱良币,让他们痛彻心扉,创业真难啊!(这就对了,如果让他们搞大了,历史书上不得记上一笔吗?)

    其实他们原本想把餐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