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收买人心(第1/3页)  我是汉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辛庆忌回到长安之前,刘骜竟然收到了有人推举他的上书。而且这上书之人,还不止一人,刘骜也是非常意外。

    其中之一,便是大将军王凤。王凤听闻刘骜要召回辛庆忌之后,便上书大力推荐他。只见他道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於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父破羌将军武贤显名前世,有威西夷,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

    这是非常高的赞誉,王凤是把辛庆忌放在比自己还高的位置,这么做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就是要拉拢辛庆忌。

    王凤能有今日,与他的看人眼光是有莫大的关系。他成为大将军之后,非常乐于做别人的伯乐,给了很多人机会,这也让他威望,越来越高。他这么做,反而是让王氏的权利,变得越来越大。

    如今王凤知道刘骜准备重用辛庆忌,不但不反对,还大力举荐。这就是做顺水人情,辛庆忌知道后,对他肯定也会有所感激。

    刘骜不得不佩服,王凤还真是有一套,无形之中,就给自己增加了政治资本。不过如今的刘骜,当然不会让王凤占据先机,所以也事先做了一些安排。

    不过另外一个上书举荐辛庆忌的人,倒让刘骜非常意外,这人竟然是何武。

    何武也是刘骜在出巡之时,发现的一个人才。当时他还是扬州刺史,办事有条有理,又能公私分明,刘骜也是非常满意。如今刘骜将他留在长安,归丞相府,任丞相司直,辅佐王商纠察不法之事。

    刘骜也仔细的了解过何武,发现他的经历,也是不一般。何武是蜀郡郫县人,当时正值宣帝的鼎盛时期。益州刺史王襄让能言善说的士人颂扬汉朝政德,创作了《中和》c《乐职》c《宣布》等三篇诗。当时何武年纪才十四c五岁,与成都人杨覆众等人一同研习并把它们编成歌曲演唱。

    当时,宣帝遵循汉武帝时期的典章制度,寻求博识卓越的人才。何武等人的名声传播出去后,宣帝便在白虎殿召见过他们,见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识,当即便赏赐了他。后来何武继续跟随五经博士学习,参加射策,得到了甲科,进入了仕途,成为郎官。

    一开始他的仕途走的并不是很顺利,不过却磨砺了他的心性。几经周折,在任扬州刺史的时候,因为戴圣辞官之事,才被刘骜给发现了。

    何武上书道“虞国因有宫之奇,晋献公难以入眠;卫青在位,淮南王根本不敢造次。所以有贤人在朝廷,挫败阴谋,弹厌变难,可以胜敌于无形之间。《司马法》上说天下即使安定,如果忘记了战争就一定很危险。如果将领不事先安排好,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故。士兵平时不加以严格训练,就不能让他们以死抗敌。辛庆忌躬行仁义遵依正道,和柔沉毅,诚实宽厚,深谋远虑。在边郡,几次打败俘获敌虏,威名远播夷狄。前一段时间,很多怪异的事出现了,再加上很长时间没有战争,这些武将都无用武之地。《春秋》上说,大的灾难到来之前,就要加以防备。像辛庆忌这样的人,要委于重任,震慑朝廷,已备不测。”

    何武这话,完全说中了刘骜的心思。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如此见识,刘骜是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人。

    辛庆忌在进入长安之前,刘骜便已经派人去迎接他,并且直接将他带入宫中。刘骜要赶在所有人之前,先召见他。

    辛庆忌是非常意外,刘骜竟然对他如此重视,这样也说明,这次他回到长安,是正确的选择。辛庆忌来到未央宫之时,刘骜便放下了自己的事,先接见了他。

    辛庆忌离开长安已经两年多了,如今他看刘骜,也感觉更加成熟稳重了。

    刘骜见到他之时,第一句话便是“朕说过的话,一直都算数。”

    辛庆忌当然记得刘骜的话,也知道这次召他回来,是准备将他之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