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3章 戴圣辞官(第1/2页)  我是汉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骜一行人没有在定陶久留,接着又是一顿颠簸的旅程。从定陶出发,然后历经青州c徐州,豫州c到现在的扬州。

    刘骜是半走半游玩,一路上也有很多见闻,不少的感触。每个地方都有地主豪强侵占土地的事情,这已经变成普遍的现象。

    其中有人通过官商勾结,强取豪夺,也有因为特殊情况(生病c欠收c灾祸),而被迫出卖土地。像这种双方自愿交易的情况,刘骜当然是没有办法干涉,所以不管怎么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渐渐集中到地主豪强手里。

    这似乎就是市场规律,就像后世一样,财富最终都会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

    王莽也是欲图改变这种现状,出了新政,禁止土地买卖,将土地收归国有,恢复井田,可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加剧了社会动乱。接着更是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这西汉末年的动乱,有很多的因素。既有豪强兼并土地,又有灾荒不断。王莽改制过程中,又加剧了各方矛盾,导致政策根本难以推行。不但问题没解决,还得罪了各个阶层。

    刘骜也明白,想要断绝农民起义,也是不可能。自己也必须提前做一些准备,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目前汉军是由京师兵c地方兵与边防兵组成。京师军队较多,发现起义军可以快速响应,趁它还没壮大的时候,将其清除。可面对京畿三辅之外的地方,就要从长安及各地征调,往往容易错过时机。

    王莽在面对赤眉与绿林的起义,从各郡地方军征调军队,本就费时。而且他们临时征调过来,战斗力也弱,彼此间不熟悉,也没办法有默契,根本难以发挥应有的实力。虽然一下子就可以征集很多部队,可水分还是太大了。

    如今大汉疆域不小,除京师以外,其他地方都有自己的军队。这些地方军训练跟不上,战斗力差不少。京师兵战斗力较强,可根本没办法及时顾及到很远的地方。

    借鉴后世经验,也都是设置几个军区,分布各地,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就近做出行动。

    刘骜心中暗思,自己也必须在这一南一北,各设立一个军事基地,直接由中央管辖。士卒就从各郡县征集,统一管理,这样既能提升战斗力,又能削弱地方的军制。各郡县有自己军队,容易拥兵自重,出现豪强割据的现象。

    初期的规模可以各为两万人,设置一个府尉的职位,来专门管理。南方的就叫南府兵,北方的就叫北府兵。南北两府各设置十个校尉,一校两千人。南府兵,则由在北方诸郡征集,北府兵,则在南方诸郡征集,然后混杂西北六郡的人。毕竟关西出将,这些人里面肯定也会有优秀的将才。

    对于这个府尉人选,目前最好的就是陈汤了。以他的能力,任此职位,完全没有问题。

    刘骜是希望这南北府兵,平时训练,同时也执行一些特殊任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平时也可以帮着地方打击山贼,以及聚众滋事等人,战时则可以编入军队,上阵杀敌。

    如果真的遇到地方叛乱,将这些军队与地方军编在一起,也能爆发不俗的战斗力。至于这南北府兵的治所,刘骜想这黄河流域的冀州以及长江流域的扬州,会是比较好的地方。如果这青c徐二州真的出了叛乱,这南北府兵也可两面夹击。

    刘骜也不敢说这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可是这样的安排,明显是利于自己地位的稳固。巡游的地方越多,刘骜就觉得此事也越来越迫切。

    这个时候的扬州范围是非常大,按后世就是,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c江西c浙江c福建全部,湖北c河南部分地区。(后世的扬州市属于徐州刺史部)

    这个时候的扬州,还没有开发。《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