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西汉末年 一(第1/2页)  我是汉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三章简介一下西汉末年的几个农民起义,有兴趣的可以看,不喜欢的可跳过。

    青c徐二州离长安较远,中央的控制力度较弱。青州属于齐鲁之地,孔孟之乡,文化水平较高。而徐州是北国锁钥c南国门户c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项羽c刘邦就出自于徐州,徐州也被称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后世还被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每逢乱世,这里就会出现一些英才,西汉末年也不例外。

    王莽篡汉之后,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出现了绿林军c赤眉军c铜马军等。这青c徐二州就是赤眉军发家地。

    樊崇,琅琊人,出身贫寒家庭,是个朴实c勇敢的农民。

    可这个时候,天灾不断,土地又被豪强兼并,这些朴实的农民,没饭吃,活不下去了,没办法,只能造反了。

    樊崇身高力大,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穷苦农民都很喜欢他,愿和他一起共事。他们这些人一开始跟一般强盗一样,反抗豪强,四处抢粮,抢完就跑。

    他们在青徐二州来回打游击,虽然常常抱头鼠窜,但勉强能活。其他没饭吃的农民,也都纷纷加入,渐渐就发展了数万人。

    他们都是农民出身,正所谓农民何苦为难农民,所以他们就互相约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偿创伤。

    当时农民是没东西吃,但是那些地主豪强家是有余粮的。樊崇看到面黄肌瘦的老百姓和沿途饿死的民众,伤心流泪,他下令起义军:所到之处,打击贪官污吏,抢粮救灾。

    他们的这种行为,当然是受到了农民的支持,人数也越来越多。那些官员,见他们人多势众,抵挡不了,就纷纷逃命,赤眉军的影响力在青c徐二州也就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区分,樊崇令部下都把眉毛涂红以便区分,从此号称赤眉。

    王莽听到这些情况之后,就急忙派大将景尚率领一队官兵来剿樊崇领导的起义大军。赤眉军和官军大战一年多,打了大胜仗,把景尚杀死。王莽大怒,又派遣太师c更始将军率十万大军赶来镇压赤眉军。赤眉军作战勇敢,又深得百姓拥护,在成昌大战一场,将官军击溃。经过这场大战,赤眉军更加壮大了,发展成十多万人的武装。

    赤眉军成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吃饱饭,有饭吃就不闹事。他们把这些豪强赶跑之后,他们也没有想到要做点什么其他事,他们的军队更没有文书c旌旗c编制c号令这些。(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而荆州一带的饥荒也很严重,新市人王匡替大家排忧解难,调节纠纷,被推举为首领。他们人数越聚越多,形成一支武装力量,不时攻击附近的乡聚。他们隐蔽在绿林山中,因此被称作绿林军。

    王莽派荆州牧组织人对他们进行围剿,结果被绿林军打败。这个时候绿林军,战斗意志高涨起来,人数也发展成五万人。可突然瘟疫来了,五万人死了一半,绿林山也待不了,他们分成两支部队分别进攻。一支由王常等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另一支由王匡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新市兵攻随县时,平林人陈牧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兵。这三只部队个各占一个地盘,在荆州的声势也渐渐壮大。

    无论是赤眉军,还是了绿林军,都是农民起义,也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得已起义。他们这个时候是没有信念,没有目标,一旦打了败仗,就会有人说,大家散伙算了,跟官府作对没有好下场之类的。

    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南阳西汉宗室,刘縯c刘秀兄弟俩策动族人c宾客七c八千人起兵于舂陵,号称“舂陵兵”。他们这一群人,与其他人是不一样,他们是没落贵族,属于豪强地主阶级。刘秀更是上过太学,按后世说法,也是本科以上学历。

    刘秀兄弟是很明确的打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