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2章 朝议减赋(第1/2页)  我是汉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如今府库并不充盈,若是直接将算赋缩减至四十,所得一年算赋,还不足于供给百官俸禄。府库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还请陛下三思。”当刘骜说要将算赋从一百二缩减至四十的时候,大司农非调当着百官,慷慨激昂说出了这话。

    刘骜听到这话,也不觉意外,如果没有解决办法,他当然得反对,否则发不出俸禄,这满朝文武,还不都找他麻烦。刘骜没有说话,转头问了丞相匡衡:“丞相以为,这算赋该如何缩减?”

    目前百官里面,丞相与大将军的俸禄是最高的。匡衡见刘骜直接问自己,知道这事已难以回避,自己必须有个态度。匡衡先是思考了一番,然后道:“陛下缩减算赋,体恤百姓,乃天下万民之福。臣年少家贫,深知黎民之苦,今蒙陛下天恩,侥幸入朝为相。臣不敢忘年少之苦,陛下缩减算赋,臣愿全力支持。不过刚才大司农所言,也不无道理,朝廷府库确不充裕,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臣以为,可先将算赋降至八十。如此,府库缩减开支,也能维持。天下万民,也能减轻税赋。”

    这个人头税,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人口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最重要资源。刘骜心中,是期望直接将这个税赋取消,可考虑到现在的情况,是根本没办法做到。刘骜这一次,是决定将它降至四十。以后若是商业发展起来,再慢慢取消,然后转加到商贾士族身上。匡衡这番话,左右逢源,即达到了降赋的效果,又不影响百官的利益。这自然也是其他大部分官想说的话,所以他们齐齐的看向刘骜,期望刘骜能够接受这个建议。

    刘骜当然是板着个脸,向他们表示自己对这个建议是不满意的。然后把之前清河都尉冯逡的上疏拿了出来,说道:”几日前,这清河都尉上书要修河道,诸位以国库不充盈为由回绝了。如今缩减算赋,你们也是推三阻四。我大汉的官员,竟都是只为自己私利,而不顾百姓死活的吗?诸位也都是研读儒家经典之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说了朕为轻,说了天下万民为重,可就是没有说诸位这些公卿该如何。你们便以为,这些事与你们都无关系?朕为免除口赋,已决议缩减宫中用度。诸位就不能为缩减算赋,与民共克时艰?”

    刘骜这番话是说的义愤填膺,百官这个时候都没有说话,此时刘骜似乎在气头上,他们当然不会出来触刘骜的眉头。刘骜扫视着百官,然后厉声说道:“这算赋,无论如何,今日必须降到四十。若是想不出办法,你们便辞官归田,亲身体验这算赋去吧。”

    刘骜知道,这种事情,自己必须坚定,只要自己有一丝的犹豫,百官都会极力劝阻。刘骜说完这些话之后,又是凝视着下面这些人,此时无声胜有声。

    静,很静,整个朝堂是一片寂静。

    有的人感觉头皮发麻了,这皇帝不说话,就一直盯着自己。就像老虎盯着猎物,告诉你我盯上你了,但我就是不动手,要你们主动到碗里来。

    一刻钟过去了,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说话。刘骜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这个时候若是出来反对,只会自讨苦吃。但是谁也不会跳出来大力支持,皇帝这意思已经很清晰了,用后世的话来讲:要么降薪,要么裁员。

    王章见时机差不多了,该自己出场了。昨日刘骜把钱庄的事交代给他之后,便又将减赋的事也告诉了他,然后两个人就谋划了一番。刘骜就是要王章主动做出表率,到时候让其他人也跟着支持。

    他大声说道:“陛下以天下万民为重,臣等实在汗颜。臣自愿献出三月俸禄,支持减赋。”这话说的是铿锵有力,义正词严。

    王章这个时候俸禄,在其他官员面前,算是很少了,就算他献出三月俸禄,也没有多少钱。可这个时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有时候,一件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由这种微不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