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勾心斗角(1)(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湖南。

    十日前,李安国便亲自带着除了刀盾兵以外的部队出发了,他让凌风紧守城池,自己带着大军经浏阳c铜鼓,抵近江西德安县城附近时,在山里悄悄隐藏起来。

    而之前根据李安国的命令已经带队转移到宁州的花小山,则带着三千人从宁州出发沿着山路逶迤奔向东南,一路绕过敌军城池,三日后便抵达南昌府奉新县附近。

    奉新县,离南昌城只有一百里路,在等到贺小石已经攻占南昌城的消息后,花小山连夜带着三千人直奔南昌城,在那里通过杨文利的船队渡过赣江回到南昌城中。

    在左良玉在瑞昌输的干干净净以及金声恒在袁州再一次战败之后,左良玉痛定思痛,将金声恒c王允成的人马全部调到了瑞昌城,加上他根据黄澍的建议,将依附他的各个小营头的精锐抽调出来,最终形成了两个新的大营,精锐的营头五千人归金声恒指挥。

    弱一点的营头一万人归王允成指挥,加上金声恒在建昌招募的五千人,王允成在德安招募的一万人,以及以前李安国留给他的一万人,一共四万人全部驻扎在瑞昌城里。

    由于在左良玉进驻后,瑞昌城几乎成了空城,以前又是瑞王府的所在,四万人马完全能驻扎的下,特别是在如今左营几乎没有骑兵的情况下。

    四万人的大军,左良玉心想你安国军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耐活我不得吧。

    何况江北还有马进忠c马士秀c惠登相的十万人马,其中精锐不下五万,随时可以过江来支援。

    于是左良玉在接受了新朝给他的宁南候爵位后,便安安稳稳做起他的寓公起来了。

    而以前王允成驻扎的德安县城原本有五百团练驻守,王允成进驻后便解散了这五百人,最近王允成撤回瑞昌后,德安县城便处于无兵可守的境地。

    最后在县令的催促之下,加上县里各士绅出钱出粮,县练总勉强召回了三百人,有两百人还在路上。

    所以,当李安国的八千多长沙营藏在德安城附近的山上,在德安城一早刚刚开启城门时,靳统武的一千五百骑便突然出现在城门口。

    结局是注定的,长沙营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德安县城,此时城里的大小官吏尚在睡梦之中。

    德安县城,地处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c潘狮山的南麓,是九江经陆路去南昌的必经之路,没有了此路,九江的敌军想要去南昌,一个是绕道宁武县,经茫茫大山绕一个大圈再抵达德安县的南边,要不就是坐船沿着赣江南下。

    可在李安国看来,鄱阳湖的水师船只经过武昌府一战后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余不多的船只在那次战役之后便被袁继咸收到了总督府的麾下,还多半是小船,想要运输大军去南昌实在难以想象。

    而再往东的芜湖水师c镇江水师都直接隶属于南京朝廷,左良玉再横也管不到那里,何况安庆对面的池州还驻扎着池州总兵方国安的三万人马,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军出身,平时需要船只的话也会尽量满足他的需要。

    再说了,朝廷安排方国安驻扎池州,还有一层意思没说——自然是防备一向跋扈惯了的左良玉。

    而现在绕道武宁也不成了——前几日,李思文的三千人已经将武宁县城占领了,不过没像李安国这样封锁消息,而是大大方方占了武宁城,就是要逼着援军只能走德安这一条路。

    所以,他认定无论是九江还是瑞昌,如果要出兵救援或“恢复”南昌的话,一定会走德安这一线,并且笃定他们一定回来。

    为何?

    朝廷新立,江西又是南直隶的屏障,巡抚衙门所在的地方都丢了谈得上什么屏障?朝廷的颜面何在?

    新朝一定会颁下严令,催逼袁继咸或左良玉去“恢复”南昌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