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马武的高光时刻(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两支大军鏖战正酣时,不对,应该说大局已定时,贺小石这边有两支军队几乎排不上用场。

    一支自然是退到后阵的火铳手,另一支则是在火铳手与长枪兵之间的刀盾兵。杀得兴起的贺小石已经完全忘了这两支队伍的存在。

    不过此时却有一人动起了脑筋。

    马武。

    马武以前是田雄麾下的火枪营的哨官,火枪营在田雄的营头也是处于第三等的,第一等自然是骑兵,第二等是田雄亲自训练的刀盾兵,第三等便是长枪兵和火铳兵了,托黄得功c田雄的福,这两人都是大明少有的带兵有方的将领,领到的火铳至少质量合格,训练也不少。

    饶是如此,这火枪营对于田雄来说不过是一个添头,地位勉强与长枪兵平齐。

    看到李安国手里这火铳竟发挥了如斯威力,马武也是豪情万丈,他今年三十多岁了,加上火铳兵的出身,一个哨官的职位几乎已经到头了,不过投靠西营后一切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际上,大明的火绳枪自从经过戚继光借鉴日本火枪加以改进后,已经不亚于当今任何其它国家的水平了,无非是在铳管的长度以及打造的质量上还有改进的余地,这是李安国下一步的想法,现在则无暇顾及。

    眼见着己方骑兵将对方的步军大阵冲得七零八落,而一营的主将又在鏖战不休,马武便起了再立新功的念头,他和刀盾兵的首领凌风快速商议之后,决定留下一千火铳兵千刀盾兵在原地待机而动,自己和凌风带着剩下的近两千火铳兵和两千完整的刀盾兵绕过大队直扑码头的出口。

    此时,石阶下的岸边已经聚集了一万多郝营的新兵,还有近万人正在下船。

    武昌县的码头自然也容不下这么多船只,不过久在武昌的郝营自有办法,近百艘大船后面c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小船,彼等用铁钩c绳索将小船与小船c小船与大船紧紧靠在一起,小船上的人先通过绳网爬上大船,再通过大船来到岸上。

    一万余新兵,几乎将整个长达一里的岸边挤得满满的,码头上正在大打出手他们自然知晓,不过一来没有副将大人的命令,二来他们也乐得自在——作为明军,还是被强抓过来从军的,谁有事没事去找仗打?

    于是这上万步军都成群地坐在岸边,身边放着大明最量产的武器长矛,等马武c凌风带着人冲下石阶来到他们中间时,他们才意识到敌军杀过来了!

    马武是一个有心人,与凌风商议之后,便也以队为单位,三十刀盾兵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百分成三排的火铳兵,明军新兵们猝不及防,杀伤一阵后,这些人乱不成军,靠近岸边的赶紧向大船上跑。

    马武的小分队专找有铠甲在身的军官,小半个时辰过后,岸边已经没有把总以上的军官了,全部是乱哄哄的新兵。

    同时多出来的一千多刀盾兵在凌风的带领下跟着乱兵向大船上跑,大船上的水师军卒自然也见到岸边的状况,不过此时在新兵的冲击下已经来不及解开缆绳了,再说了,大船附近还有绑在一起的大量小船。

    刀盾兵们跟在新兵后面猛冲猛打,此时刀盾兵在船上的优势便体现出来,船体虽然不如平地,不过紧紧系着缆绳,又放下了锚石,还和众多小船绑在一起,站在上面还算稳当。

    凌风是在山西投靠西营的,今年也三十岁了,当时他是山西潞州卫的一名百总,被西营打败后便投靠了张献忠,他是西营少有的精于步战c熟悉刀盾兵战法的人。

    与花小山差不多,凌风身材瘦小,不过却异常敏捷干练,他将一千多刀盾兵分成一百个小队,每队十到二十人不等,每队选定一艘大船跟在溃兵后面。

    他自己带着二十人冲上了郝效忠坐的那艘最大的三层楼船,也是他运气好,这次左良玉倾巢西向,为了装人,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