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女秀才(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回回一万多人没有攻下的梅家堡被李安国区区一千余人拿下了。

    拿下梅家堡后,李安国约束军纪,对包括梅家在内的人秋毫无犯,不过钱粮c军械自然少不了搜刮一番。

    由于供养了大量的军卒,梅家堡的收获并没有李安国想象的那么丰厚,不过一千五百多杆质量上乘的火铳,一百多把佛朗机铳,五十门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几百担火药c铅子却让他大喜过望。

    更令他高兴的是,堡里竟然有打制火铳和佛朗机炮的工匠五十多名,还有打制刀具c铠甲c矛头的工匠五十多,加上相关的木匠c皮匠c石匠,这小小的梅家堡竟然拥有一个完整的军械制作作坊。

    当然了,这些工匠也不可能全心全意跟着李安国走,不过一来李安国宣布解除他们的奴籍,二来半带着强迫,最终还是将所有匠人带走了。

    堡里还有一千多套齐腰甲,铁制的铠甲不多,只有十几套,还有一千多把上好的雁翎刀,长枪也有两千多根,木制盾牌五百面,弓箭三百副,箭只近十万只。

    加上俘获的战马,一共缴获战马五百多匹,大车三百多辆。

    银钱不多,只有区区一万多两,李安国没有拿,还给梅继荣了,粮食拿了五千石,布匹一千匹,食盐三百石。

    李安国将多余的粮食分给了堡里的奴仆和佃户,一时欢声雷动,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愿意接受梅家的粮食,接受了的也在梅家待不下去,干脆加入了义军,最后包括梅义在内,一共有一千多户加入义军。

    在梅家堡稍事休息后,李安国带着缴获和新加入的人穿过东城门,直奔麻城而去——就在拿下拿下梅家堡的当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贺小石他们与里人会c直道会的人纠集了两万多人正在山脚下的梅家大屋等着他!

    走在下山的路上,李安国心潮澎湃,历史上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一旁的汤志也是感慨良多,这位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少年”竟然一日便下了梅家堡,更难得的是其军纪严明,除了部分钱粮以外,对堡内的军民完全没有骚扰。

    不过令他最为佩服的还是李安国的那句话,拿下梅家堡后他建议将梅家的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佃户和奴仆,李安国却拒绝了。

    “现在西边的闯营势大,西营能否在鄂东站住脚还是一个未知数,就算分了地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何苦呢?”

    其实李安国的真实想法是,再过一年多鄂东将会纳入满清的囊中,按照满清的政策,无论是闯营的还是西营的政令,这些失去土地的士绅将会收回自己的土地,届时当时积极配合义军的民众将会受到清洗。

    对于汤志,李安国也起了收纳的心思,历史上张献忠任命他为主管麻城一带防卫的游击将军,最后在当地士绅的反攻中牺牲,以张献忠的眼光,此人必定有独到之处,又是麻城人,自己将来在麻城招兵买马,光用从西北来的人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些当地人出面当头领,否则军心也不会稳定。

    二人正各怀心事在路上走着,前面突然出现了骚动,半晌,一个传令兵跑过来禀道:“总管,现在路上化雪,比较湿滑,抬担架的人跌倒了,伤员也倒在地上,由于是小腿骨折,夹板松了,正在处理”

    李安国点点头,心里却想到了一件事情,他转身问汤志:“汤先生,听闻这鄂东一带出过一位名医,叫李时珍,不知此人是否健在?”

    李时珍是明朝鄂东人士他是知道的,不过其生卒年月,具体籍贯却不知道。

    汤志道:“总管,李时珍李公仙去已几十年了”

    “哦?可有后人仍在行医?”

    “有,李公有一个外孙,叫胡慎斋,黄州人,今年三十许,在鄂东一带医界颇有名声”

    “哦?”,李安国一听便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