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都是有人身份的人,中医重门承。
方才负气而走的钱叔,与蒋教授都算是李山的门生,前者受过点拨却未入门,但与李山前辈的关系最近,时常探望饮茶后者是入室弟子,在港城算是众多门生中的门面。
而张大爷就更不用说了,当初相识,自报家门,祖师之名如雷贯耳。
看似最没存在感的黄鸣山,其实来历不俗。
其师父正是妻子的父亲,因为年纪要略长李山与王安之,又生不逢时在一个动荡年代,去世的很早,否则第一批国医百大中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李山与王安之算是自学成才,可黄鸣山的师父,却是老广真正的中医世家,主治妇儿科,在中医领域这是不易入门c不易钻研的科目,但凡敢以此立足之人,皆非庸手。
二批c三批国医百大都有邀请黄老与其妻子,但二人淡泊名利,并未递交资料。
论及地位c水平,丝毫不比其他人差。
黄鸣山主治儿科,以及一些疑难杂症,专攻小儿麻痹老太太则是妇科高手,别看这诊室看似破烂,除却周遭邻里街坊,港城中上层名流的女眷若有身孕,或是其他妇科疾病,首选的中医门诊就是这里,来往的都是富贵人家。
张大爷与他们相交,也没少提过师兄周寿明的事迹,其师兄的亲孙,也被他们当成了自家子侄辈。
这一遭,周一生真心涨了见识
身在中医世家,听惯了中西医间的倾轧争斗,但对比起港城中医行业的惨象,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对中医施行光全设备禁用,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但如此提案真能通过吗?
周一生觉得不然!
这种提案要是通过,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闹出什么国际笑话来也不是怪事了。在他看来,港城卫生署的官员绝不是傻缺。
说不准,这遭安排只是烟雾弹。
当然,周一生绝不会在一众长辈面前乱开口,安静的听着就是了。
在钱叔走后,关于港城中医新提案的话题就没有继续持续,几人都知道张中建即将去往非洲,所聊得都围绕在这个话题上。
几位老前辈集思广益,为张大爷出主意,如何将四个月的援助时间达到最高效的水平,倘若中医真能在那边打开局面,对于所有国内中医而言,皆是与有荣焉。
一场座谈会持续到下午三点。
黄鸣山家本要留饭,被爷爷婉拒。
童涵已经过了关口,上了港铁,三人碰头后就要去和援助小组在酒店汇合。
临走前,黄鸣山与蒋教授并未冷落周一生,各自递出一张名片。
前者道若是再来港城,一定要周一生前来拜访,倘若周寿明能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后者则当着张大爷的面,许以承诺,如果周一生有兴趣读研,可以来浸会大学跟他学习,因为在聊天中得知周一生的本科学历并不怎么好,想考蒋教授的另一个单位港大医学院就很有些难度了。
浸会大学是教会学校,在本港和内地口碑都不算太好,对比内地情况算是二流,因此可操作空间大,蒋教授发话,外加上这几位叔爷的面子,想入学随随便便。
张大爷呵呵笑着,笑而不语。
自家孙儿读研,还需要跑到浸会?自家的南方中医大在中医院校中排列三甲。
不过人家能许以承诺,足以见得真诚,倒是不好驳了面子。
黄鸣山与蒋教授将爷孙俩送到楼下,准备上车前,黄鸣山补充一句:“阿张,港城的情况与你无多大关系,不过我还是恳请你帮忙你在内地人脉广,我想你能不能联系一下中医协会的人,给港城卫生署施压,我们终归是同根同源啊。”
张中建万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