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没了兵权,仍旧是太子的父亲,如果在皇帝心里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肯定是没什么,将来在太子面前迟早是一个隐患。
宁小武和高图两人不像魏川想的这么多,既然确定了动手的时间,下一步就是敲定具体的行动细节。
这一部分商榷的余地不大。自夺营之变后,朱慈烺早已将京城内除东宫军之外的其他各部军事人员解除了武装,就连锦衣卫和东厂,没有东宫军的允许也不能踏入皇城半步。
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本来还想在皇上面前争取一下锦衣卫的武装权,结果回家之后发现家中大门外站了几名东宫军的士兵。上前一问,骆思恭才知道自己的家小已经被殿下的军队“保护”起来了。从这以后骆思恭就称病不出,再也不敢过问锦衣卫的事宜。
既然京中已经没有了可以制衡东宫的武装,三人的行事就顺畅许多。计划等明天早朝,百官进入皇城之后,就派兵控制午门,只要里面的文官敢对皇上发难,派兵冲进去拿人就是了。
因为明天早朝文官们就会发难,时间十分急迫,三人不敢耽搁时间,议定之后立刻分开,各自去大营集结动员士兵,暂且略去不提。
到了当天后半夜,搁后世凌晨三点左右,文武百官就已经陆陆续续到达午门外,等候早朝了。
品级高的官员这个时候可以到皇城内设置的“朝房”之中静坐等候,有的没吃早饭的,还可以掏出袖带中的烧饼充饥。那些低品级的京官们可就没这样的待遇,只能在外面干站着苦捱。
明代的早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会在早朝的时候当面处理事情之外,后面就渐渐流于形式,重要事宜往往先由皇帝和内阁敲定之后再在朝堂之上走一个过程。
因为早朝需要皇帝一个人直面百官,一旦文官们搞“以死相逼”这一套,就会对皇帝十分不利,所以和文官闹得十分不愉快的嘉靖万历天启几位皇帝都不大上朝。
后世满遗不知道此中详情,反而说明代的皇帝都是懒鬼,这可就是无知无耻之极了。
等到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这位年轻的皇帝为了标榜自己的勤奋,又把这个制度重新捡了起来,几乎跟太祖一样,每日必朝,最后活活把大明朝给朝没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周延儒正坐在朝房里,手中捧着烧饼就着茶水,慢悠悠地过早。
同在内阁辅政的武英殿大学士陈演,紧张兮兮地跟周延儒搭话:
“周相,今天这气氛有点儿不对啊。我刚刚进来的时候,看见外面那些御史官儿正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地,不知道在商量什么大事。他们该不会要在朝堂上搞什么幺蛾子吧?”
同样位列阁辅的蒋德璟也附和道:“对啊,我也看到了。这些人还防着老夫,我一走近,就又都不说话了,想来是要一起弹劾什么人了。”
周延儒眯着眼,慢慢咀嚼着口中的烧饼,直到嚼烂了,才呷一口热茶,将口中的饼顺下去,满意地长吁了一口气,说道:
“发圣(陈演字),中葆(蒋德璟字),你二位老兄为官多年,这些御史官儿们是什么凑性,你们难道还不清楚?照我看啊,这些官儿要弹劾的恐怕不是别人,而是当今的东宫太子。”
这几人都是内阁的辅臣,对太子和清流的矛盾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这两人万想不到,这些清流官儿竟然敢对太子搞小动作。
蒋德景素来是忠于皇室的,此刻见清流和太子已然是一副不死不休的局面,不禁大为痛惜,跺足叹气道:
“唉,你说说,怎么就闹到这般田地嘛!太子虽然是储君,可这储君也是君啊,自古岂有臣子跟国君为难的?玉绳兄,你可是首辅大学士,怎么不出面压制一下?”
周延儒冷哼道:“中葆,你也是天启年间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