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战和(第1/3页)  晚明太子朱慈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讨虏?”

    吴伟业有些跟不上朱慈烺的思路。在吴伟业看来,现在正是一鼓作气剿灭流贼的好时机,东虏不来入侵就要谢天谢地了,殿下怎么还主动上去招惹。

    “先生,我朝与东虏是不死不休的死局,绝无和议之可能。辽东素来就是我大明的国土,如果议和,辽东的国土还要不要?如果不要的话,那跟割地赔款的弱宋又有何区别?现在朝中有小人,以为只要议和就可以得一夕安寝,殊不知议和不过是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啊。还请先生为孤写一篇雄文,斥退群小,振我大明士气!”

    吴伟业是苏州人,对于东虏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不过听朱慈烺说的如此壮烈,又抬出了弱宋割地赔款的典故,吴伟业自然不可能再反对,他可不想被当成秦桧一类的人物,当下领命退去不提。

    其实朱慈烺也是不想两线作战的。历史上朝廷有好多次彻底剿灭流贼的机会,结果就因为和满清的两线战争,屡屡功败垂成。

    依照朱慈烺现实主义的性格,如果可以和满清议和倒也不失为争取时间的好办法,然而今年四月末发生的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朱慈烺的看法。

    就在朱慈烺出京之后不久,崇祯就瞒着朝臣派遣秘使去和满清商谈求和的事情。密使兵部侍郎马绍愉抵达塔山城时候正好赶上满清在围攻塔城。马绍愉当即出城和满清方面谈判,表示既然两国议和,还请清方展示诚意,停止攻城。

    塔山城的守备官以为两国既然开始议和谈判了,绝无再打仗的可能,于是就放松了警惕。结果满清趁我不备,扣押使臣,突然猛攻,一举攻下塔山城。城内军民拒不降清,全城居民被满清屠杀殆尽。

    更加可恶的是,满清方面在屠杀我塔城居民之后,又将马绍愉放了回来,扬言要继续议和。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朝廷是被满清当白痴给耍了。对方摆明了就是没有拿你当一个可以平等谈判的对手。

    更让朱慈烺无语的是,整件事崇祯都没有跟自己商量过,朱慈烺最后是以一种啼笑皆非的方式得知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当初崇祯帝密使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和议,兵部职方马绍愉被满清从塔城放回后,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

    陈新甲这蠢货竟然将密函随意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结果这样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竟然弄得天下皆知!朱慈烺得知事情经过之后简直以为陈新甲是陈冠希的祖宗,不然这俩货怎么能干出这么相似的蠢事?

    这件事发生之后,朱慈烺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实权派就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是支持他的父皇,促成和满清议和,其二则是主战,和满清不死不休。

    朱慈烺查看了朝臣们对此事的奏章,发现朝堂之上的舆论一边倒的主战,更有激进者将陈新甲比作秦桧,扬言不杀陈新甲不能振奋天下士气。主战是没问题的,但是所有人都主战,一个主和的都没有,那这个节奏明显就有问题了。

    明朝虽然号称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但却并不是不能接受和议,不然“俺答封贡”是哪里来的?现在所有人都能看出,两线作战对大明没有丝毫好处,为什么就没有人敢站出来提出议和呢?

    朱慈烺思考了很久,在仔细调查了主战派朝臣的背景之后,发现战与和并不是单纯的国家利益问题,其背后更是牵扯到了以辽饷为利益来源的政治集团。

    试想,如果明清议和的话,那么部署在山海关一带,负责抵御满清,每年拿着几百万两军费的关宁军往哪里摆?既然仗都不打了,那关宁军还有什么借口拿着天价的军费还出工不出力?

    明清议和伤害的不只是关宁军的利益。辽饷发了这么多年,兵部户部,中央地方,各级官员上下其手,早就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