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辩论悟道(第1/2页)  附身高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繇曾经多次赞扬高顺编写了《三字经》c《百家姓》c《千字文》和《弟子规》等几本传世佳作。见高顺不信,他在高顺面前说:颍川的三岁总角小童都会背诵“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子经》中的警句!

    而今日碰到四名小儿在斗殴,他怎么不尴尬,只能苦笑了。

    其他三位少年听完高顺之言,皆是惭愧的低下头,一脸懊悔之意。而徐福闻听此言后,却扭过头来盯着高顺说:“我颍川人当然都通文墨,《三字经》c《百家姓》等经典,人人都会吟诵!”

    听到这,众人皆来了兴致。而就在这时,又有几位风度翩翩的高士,骑着马从不远处驰来。高顺饶有兴致的看着徐福,逗了他一句:“你也会背诵《三子经》?”

    “这有何难?”

    “说来听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一问一答,徐福居然把高顺编写的近两千来字的《三字经》,真的一口气背诵完。见此,高顺又问道:“可知其义?”

    徐福答:“也会释义!”他随后又侃侃而言,朗声把《三字经》的明面之意思又说了一遍。说完后,还挺起胸膛,双眼有神的瞪着高顺。由此看来,这位名叫徐福的少年,的确很聪慧。

    “小郞君还是不知其义啊!”而高顺见此,却摇了摇头,叹息一声。他随后又道:

    “《三字经》中阐明‘兄友弟恭’的大义,小郎君还是未懂。我看你们几人应是同乡,应有兄弟情义。而汝却说杀孙霸全家,便是违反兄弟间的大义了。”

    “汝若杀人,必定受《汉律》惩罚身死。父母所授身体发肤怎能轻易舍去?此举又和孝道不符!况且,轻侠之举和大义不符!士人应当禁制为小义而私斗,鼓励为民为国的大义而公斗!如此这般,才是《三字经》的一书本意!”

    听完高顺之言,徐福满脸通红,垂头不语,沉思起来。

    而这时,驱马而来的几位高士已经来到高顺等人身旁。他们显然和钟繇熟悉,骑在马上给钟繇拱手作揖行礼。其中有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此时朝高顺一拱手,行礼道:“这位高士所言,颍川辛毗不敢苟同!”

    “哦?”高顺循声望去。只见那辛毗身高约七尺左右,皮肤白皙,长脸须稀,一双不大的眼睛里精光闪烁。此人应是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辛毗,出卖翼州的大叛徒。

    而此时,辛毗已经脸色微红,急促的说:“这位高士所言,应是法家在酷秦所行举措!而我大汉以孝立国,以宽仁无为之道才可代秦。轻侠有何不好?我大汉青年皆是任侠之辈!侠知大义,才有诸多高士追随高祖创下伟业,才有诸多高士追随光武帝重振大汉”

    辛毗吐沫横飞,说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给高顺插嘴的机会。见此,高顺冷冷一笑,“呵呵!天下皆是侠士?今权阉蒙蔽当今陛下,为何无人敢去京师刺杀阉寺?鲜卑奴再次寇略幽并二州,为何无人前去阻挡?”

    此话如针尖一样刺入心扉。闻言后,辛毗满脸通红,口中嘟囔道:“你,你是谁?”

    高顺却未给他情面,又道:“帝国所谓的名士鼓励少年轻侠,不过是为私利耳!名士得侠士不为国事,而是用来侵占土地和人口罢了!”

    “这位高士言重了!小弟司马徽却不敢认同君言!”见此,和辛毗同来的一位年近三旬的高雅名士朝高顺拱手道。他风度翩翩,额下三缕长髯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和辛毗是同乡。他从马背上滑下,来到高顺的跟前,准备和高顺辩论一番。与此同时,另外三人也翻身下马,向高顺等人走来。钟繇和他们相识相熟,便打断辩论,给高顺介绍了一番。

    来人是,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