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母马产人(第1/2页)  附身高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堂里,香烛散发出的花香幽幽,沁人心肺。和浓郁的汾酒香气一道,已经把在座的众人迷醉。

    众人皆醉,唯有高顺独醒。他不知阳球为何在此说出这番话,或许是警告他不要与王莆等阉寺亲近,或许是寻找同道之友。

    按照自家谋主娄圭等人的分析:此时的雒阳城已是煮沸的油锅,容不得半点水星。心怀大志的高顺,当然不会充当别人的棋子,打算越早离开此地为妙。

    想到这,高顺举起酒斛,道:“来来来!诸位高士!请满饮此斛美酒!”

    众人已有七分醉,当然来者不拒。于是乎,大家都红着脸喊:“干!干了斛中美酒!痛快此美酒真烈啊!”

    高顺用一瓮价值十金的汾酒,堵住众人惹是生非的口。到了尾声,与宴的一干高士,竟然没有一人还能独自站立如初。

    第二日清晨,从宿醉中醒来的钟繇,领着两位士人跪坐在高顺的书房里。

    这两位士人都是豫州颍川人。一位叫戏忠字志才,是钟繇的乡党;一位叫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士。

    而戏忠,便是钟繇口中提到过的那位嗜好饮酒c足智多谋的智者。他长着一个大酒糟鼻子,相貌很是平常,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里,是很难出仕担任官吏的。

    荀攸在三国的历史上大名鼎鼎,高顺是知道其人的。他身高超过七尺,外貌清秀,透出一丝丝儒雅的气质。荀攸出生名门荀子之后,若不是党锢之祸,恐怕已是百里之首一县之令了。

    因钟繇之故,四人很快就熟络起来。一番寒暄介绍后,高顺等人便气氛融洽的闲聊。

    从帝国政事的弊端开始,到造成帝国权柄旁落根本原因的探索讨论;从先贤经典到书法演变,然后又聊到高顺编撰的《算术经》和《玄说洪荒》等两套书籍。

    “德厚兄!兄编写的《玄说洪荒》源自何处?小弟翻遍家族中的所有藏书,也未能找到丝毫线索?”这时,荀攸脸色微红的问高顺。

    闻言后,高顺也稍稍有些脸红,幸亏肤色较黑没露出什么破障。他沉吟了片刻,缓声道:“此乃小弟一家之言!从《山海经》和民间流传的古事传书中推理而来!”其实,他这些理论都是从后世的网文中汲取。

    “哦!”荀攸c钟繇和戏忠三人,闻言后恍然大悟。知道根底后,他们三人对《玄说洪荒》这般风靡帝国的神书,也就没了兴致。

    突然,若有所思的荀攸含笑说:“德厚兄!兄这本能开宗立派的巨著,恐怕会被有心人利用啊!呵呵!”

    “公达兄!兄是说‘太平道’会利用此书蛊惑无知的黔首农人?”闻听此言,高顺吃惊的问。

    “然也!”钟繇c荀攸和戏忠三人,几乎都同时点头说话。

    经三位智者提醒,高顺更加担心的此事了。若是几年后的黄巾大起义,百万黄巾军都口诵《玄说洪荒》中记载的警句之言赴死,他该如何自处?

    就在这时,高狐难离在室外示警请求入室。“进来!”高顺见此,轻唤一声。

    “主公!”高狐难离走到高顺跟前躬身行礼。说话间,他不经意的扫视了一下跪坐那里的荀攸c钟繇和戏忠三人。

    “说吧!发生什么事?元常兄是你师伯,公达兄和志才兄也不是外人。高府没什么事需要瞒在座的三位高士!”高顺瞥了一眼高狐难离,含笑道。

    他崛起太快,高氏家族也没有好的人才储备。高狐难离头脑灵活c聪明能干,又是高顺堂兄的假子,自然已经被高顺重用,负责新设的暗部。暗部是高顺新成立的一个间谍机构,专门用来打探消息c搜集情报等。

    “喏!主公,下面有人来报:京师五里墩有一户人家的母马诞下一人!”闻令后,高狐难离向高顺转述情报。说话间,他一脸的惊诧之色,显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