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血虎镇边(第1/3页)  附身高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强阴县地处雁门郡最北,置立多年。县城用黄土垒筑甚小失修,不见昔日颜色。

    因大汉帝国日衰,胡人寇略,强阴县人口少户不及五千,主官为强阴长,秩四百石,名叫张雷是中常侍张让族人。

    九月初一辰时,薄雾袅袅,张雷满面含笑相陪在臧旻和雁门太守张歧身旁。今天是高顺率部南归强阴大营之日,众人都至大营外的官道迎接大军。

    而此时,高顺眼圈发黑眼球通红,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样。他在郭襄等人的协助下率领两万多人南进,距离强阴县大营已是不远。

    四日前,战胜和连后,高顺见一干骑卒疲惫不堪,便命令大军驻扎原地休整三天。一来是恢复众人体力;二来是监视鲜卑人,看鲜卑奴是否有胆再次南下。可能是高顺部杀气太重,一连几日鲜卑人都没敢靠近大汉疆域。

    期间,高顺亲自率领一队私人部曲,护送英雄鲜于国的灵柩至代郡边境。临别之前,他拿出两枚雕刻好的篆书玉章交于鲜于德,并嘱咐:

    “有劳诸位护送英烈还乡!此乃信物,待兴汉公两位少君鲜于银和鲜于辅加冠后,可持此物来见我。我定推荐二人拜入大儒门下!最不济,也会录入恩师林宗公门墙!”

    郭泰名扬天下,和名士许邵并称“许郭”是大汉帝国顶级大儒。鲜于银和鲜于辅若是能录入其门下,乌丸鲜于部落从此后便可一跃成为大汉帝国的高门士族,可谓是一步青云。

    闻听此言后,众乌桓骑卒都从马上跃下,给高顺叩头行礼:“多谢德厚公雅量提携!从此后,无论上刀山下火海,只要德厚公吩咐一声,鲜于部的男儿都不会皱眉!”

    高顺从黔首农人的身份走过来,知道跻身士族高门之难,便安坐马上接受鲜于德等人一拜。送别众人后,他匆匆赶回自己私人营帐,召集郭襄c侯成c宋宪c魏续c张汎和高岚等六人小聚。

    七人都同历生死,袍泽之谊日重,宴席之后便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意义深远,是后人称之为“七虎盟誓”的政治会议。与会者,诞生了一位皇帝位郡王和五位国公。

    “各位袍泽兄弟!德厚见战没袍泽抛尸草原于心难安,今请诸位见证:德厚此生,必再次率兵北驱六千里,饮马北海湖畔,替袍泽兄弟收敛尸骸入土为安,在苏子卿牧羊处勒碑留念!”待众人跪坐好,高顺缓缓道出心中所想。

    按照儒门规矩,这叫立志,竖立远大理想,也算是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口号。

    高顺两世性格都不是轻佻之人,今天说出这番话也是有所凭仗。他只要现在就准备,待天下一乱立即兴兵割据并州,以并州之地也可北征草原的。

    闻言后,众人都一愣,目露兴奋的光芒,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郭襄第一个说话,“德厚有此雄心,守仪愿做家臣辅之!”他对高顺了解特深,早就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了。“子柔一直唯大兄马首是瞻!”魏续激动的脸色微红朝高顺拱手。他们两人表露意愿,都是在高顺的猜测之内。

    “德厚大兄,文泽愿意为君牵马!”张汎忽然目光坚定的看着高顺,像是下定了决心。他算是高顺的小迷弟,一直在和高顺学习行军打仗。

    高岚是憨厚老实的农人,在没跟高顺出征之前,都没走出过西桐乡的范围。他脸涨得通红,嘴唇有些颤抖的说:“德厚!只要你需要,兄随叫随到!”

    侯成面相看起比较斯文心眼却多,宋宪此人噬血还有些贪婪。他们两人沉吟了片刻,没有纳头一拜,只是抱拳:“大兄若是需要,小弟定前来相助!”

    一番试探,众人的心思高顺心中有数了。于是,他让大家讨论如何分配战场缴获。一番合计后,大家都同意郭襄的意见。郭襄建议高顺:在界休c昭余泽c马邑和强阴等四地建立庄园坞堡,开荒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