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得将子龙(第2/4页)  兴汉使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正,令他愈战愈勇,与银甲小将斗了个旗鼓相当。

    那银甲小将胯下的战马为夜照玉狮子,刘正所骑也是北地良驹,倒也勉力支持两人久战。

    百十回合之后,那银甲小将见刘正刀枪不入,更有一身正气,于是就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开口询问:“阁下身手不凡,因何屠我赵家村?”

    刘正忙回答说:“赵兄弟误会了,我等路过此地,见有人作恶,便除掉了贼人,想要进村救人!”

    那银甲小将见刘正所言,却是将信将疑,于是就说:“空口无凭!”

    刘正回答说:“村口有尸为证,且随我策马过去,便知是真是假!”

    刘正说完,策马转身。

    那刘义见刘正把后背暴露在了银甲小将的枪下,当时便急了,忍不住的大声提醒:“公子小心!”

    刘正回答说:“我相信那兄弟是光明磊落的人,不会在背后偷袭。”

    那银甲小将听了刘正的话,心中也是感动不已,对他的好感更是增添了许多。

    三人回转村口,见识了贼众的尸首之后,算是解除了误会。

    银甲小将当即滚落下马,来到刘正的面前,下拜叩首:“常山赵云赵子龙,误会了恩人,特向恩人请罪!”

    刘正忙下马,扶起了赵云说:“涿县刘正刘佑兴,不敢当子龙兄弟大礼!”

    末了又向赵云介绍刘义说:“这位是我的兄弟,刘义刘忠仆!”

    刘义见公子赐字,更是感激不尽,忙上前见礼:“涿县刘义刘忠仆,拜见赵子龙兄弟!”

    三人一番寒暄之后,望着满目疮痍的村子,心中也是悲痛万分。

    赵云更是悲痛欲绝,在刘正兄弟二人的劝说之下,才收敛了乡亲们的尸首,让亲人们入土为安。

    在检查贼众的尸首时,刘义突然找到了一把嵌满了宝石的短刀。

    刘正接过来一看,心中便有了定计,为了避免冤枉好人,便把手中的短刀模样用意念传输到脑海之中。

    百科全书果然是不同凡响,当即便给出了答案:七星宝刀,乌桓王室继承者的信物,有削铁如泥之能,摧金断玉之功,为名师所铸,号令群夷。

    赵云见刘正沉默不语,于是就问:“佑兴兄可知此刀的来历?”

    刘正回答说:“略有耳闻,相传为乌桓王子所佩,至于如何来到这赵家村,正着实不知!”

    赵云闻言大怒:“乌桓贼人,屡受汉恩,不思报效,却寻衅生乱,屠我乡邻。我赵子龙在此立誓,不屠尽乌桓贼众,誓不为人!”

    三人收拢贼尸,以一把火焚烧之后,挫骨扬灰于山野之间。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赵云便向刘正兄弟辞行说:“乌桓为恶,云势单力薄,有北平太守公孙瓒公孙伯圭大人,击胡三千里,麾下精骑如白马义从者,灭乌桓贼众无数,更是广纳天下豪杰,为我汉人边境干城。云这便北上投军,一来为枉死之人报仇雪恨,二来替我汉家固守边疆,方不负平生所学。”

    刘正见赵云要走,当时便急了,对他说:“子龙兄,万万不可!”

    赵云不解,心有怨气:“佑兴有何见教!”

    刘正心里清楚,那赵云是怨他阻其投军复仇。

    刘正不敢兜圈子,直言不讳:“子龙兄初出师门,声名未显,便是投军,不过是走卒之辈,难当大任。纵是觅得击胡良机,听从号令而行,或可击胡人,也有可能终生游离于战场之外,不识胡人真面目,只缘身是火头军。”

    赵云见刘正言之有理,无名小卒,又怎么当得国家大事,于是就问:“那依佑兴兄所言,云又该何去何从?”

    刘正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对于习武之人也同样适用。不如游历四方,见识风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