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66章 赏个什么侧妃啊(第2/3页)  与大明同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这个年纪了希望已经不大,正好薛先生一意邀请,学生也就跟着来看看情况。”

    “那么你们乘海船过来应该看到在建码头、在新筑盘锦城了吧?这边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缺的就是各类型能实干的人才啊!当然了,你们既然来了那还是在此做事比较好,王府给不了你们高位,但合适的职事薪俸绝对有,在你们愿意的情况下也可以举荐给朝庭,你们看怎么样?”朱植也不废话,打算来多少录用多少。

    或许是之前宋星潮没直接同意,这让萧吾良也有点纠结,不过另一人霍庄没找到机会说话,这时却直爽多了,笑道:“学生也不求别的,就混殿下一份优厚的薪俸吧!”

    这下萧吾良也不好犹疑于色,跟着同意下来。朱植便让这三人先随着薛整了解一下广宁的各项工程,待看哪里急用人再调过去管事不迟。

    薛整带着三人下去安排好食宿问题,也就回来汇报山东之行的事了。山东关内建几处货栈以便往南京供货并接收货款,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情报线也顺势搭了个架子,祝友涓还在济南,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听完朱植所说凌靖元与李子明到大宁行商带回全是宝钞的事,薛整倒是不以为意,认为这个可以用得出去,虽确实如此,但压手的宝钞真的太多,分散小批花用也有点亏。

    如今内事有薛整,外事有徐元炳等人,朱植总算从这些琐事中解脱,可以专心训练士兵了。盘山这边原只有个千户所,校场太小,一卫五千六百士兵又不能拉太远,每天要出工,或者出海到平壤去拉粮,训练就早晚在井盐作坊北面的旷野平地上进行。

    士兵本就来源于卫所和运军这些,又不是垛集抽调的普通村汉,队列刀、枪、弓箭、镗耙等武器都熟,但海船上作战不太一样,好在有戚斌、陈彦寿、黄公保这三个得力军官讲解带队,事情就容易多了,不然朱植对海战也不太了解,他连骑射都很一般,现在拼命练习,倒也越精进就练得越有劲头。

    到五月底,双台子河南岸的河堤基本完工,接下来就是河堤斜坡上种点草和树什么的,一队千余士兵带着锄头去辽河套内找到双台子河与辽河交汇口处一点点掘开拦水坝,等积水放缓再疏通挖深一次,双台子河就这样被提前一个多月治下来了。

    但这才第一步,接下来的饶阳河工程量不大,今年就可以治好,蛤蜊河要看水位情况是否能填堵,否则辽河就顶不住,海州卫的东昌堡、牛庄驿那边得被洪水淹啦。

    朝庭办事也真慢,到这个时候终于有礼部仪制司郎中王端、司礼监右监丞祁大有率两千羽林卫缇骑,携带斟合牌从登州乘辽海水师的船队到了金州,遇上戚斌率船队从平壤拉粮,便让他带回了老朱给朱植的一封手札,另有两万石户部从地方拔付的粮食,还有老朱拔了三万贯钱,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手札嘛,既不算正式的旨意,自然也不算诏书,更多是皇帝给亲近的人发的信件一样。朱植打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老朱手札的大体意思就是:

    你小子都说了要经营辽河套,现在就想甩锅那哪行呢?什么?你竟敢擅自派使去朝鲜?还巧言狡辩说什么抽空朝鲜的战略储备,话说朝鲜真有那么多粮食吗?

    你这叫私自与外番易货,你到底懂不懂是什么罪名?你小子有胆就像秦王一样偷偷地做,上报给老朱我干什么啊!你信不信只要老朱我一松口,就有无数朝臣的弹颏奏章淹死你啊?

    看在你去年的仗打得还行,又借调朝鲜的粮食,今年急着替朝庭还,老朱我就不计较啦,既然你如此恰到好处地把朝鲜使者挡了回去,还说要送端明翁主进京,结果却没有送,八成你小子看上了吧?赏你做侧妃得了,老朱我特地派内外各一个正五品官来册封,你不要再犯错,好好做事!

    老朱我给你颁发的《永鉴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