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63章 送翁主我不敢要啊(第2/3页)  与大明同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能是全体船队出动才行,待侦探到倭寇踪迹再一鼓而灭之,不然小船队还是要出事。

    当晚,李芳远悄悄地派人来释放善意,想要先私下单独与朱植谈谈这事的妥善处置安案。不过朱植已完全掌握主动权,根本没理会。

    次日一早,李芳远与李恬二人果然前来,朱植便在军衙后堂接见,仅让丘世明、曹骥作陪,上茶屏退闲杂人等之后,李植便主动开口问道:“此次倭寇袭击之事是由贵方引起,不但烧坏了本王的船队,还给金州卫造成重大不可弥补的损失,对此贵方难道没什么说法吗?”

    这不是朱植想欺负人,事实就是这样,而外交之事自有他的智慧与规则,容不得半点含糊,你如果不口气强硬一点,接下来还谈什么,指望别人老实认错,自动给好处补偿是不可能的,你得要!

    “辽王殿下当面,此事下国小王也很惭愧,本想回平壤向大王陈述个中事由,但却领了使命,因此也有些为难。不过这主要是端明翁主的身份引发此事,还望辽王殿下垂怜,先收留端明翁主,待小王回平壤奏明此事,那时大王必向南京致以谦意。”李芳远躬身为礼道。

    “这……这不太合适吧?”朱植一呆,这让我收留个什么端明翁主?老朱和朝臣会有意见的啊!本来私自与朝鲜接触就有点出格,虽及时与朝庭分说没什么事,但再来这么一出,这事若说小就小,若说大也可以无限放大,后患可是不小,便随之摇头道:“不行!这个翁主本王可不能收留,事情是贵方引起,那么本王要看到诚意,至少这事没解决之前,贵方再派使去南京求册封也不可能有结果。”

    “辽王殿下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下国小王不敢与殿下攀亲,但也知道殿下母妃与小王的母后神懿王后系出同宗,还请看在这一份表亲关系上先收留端明翁主,之后的事小王保证从中说合,给大明与殿下一个诚实而郑重的回复,你看如何?”

    李芳远态度非常诚恳,毕竟出了这事,他面上也不好看,同时觉得也是个机会,他要急着回去对付康氏与李芳硕,可不想在这里拖延。当然了,如果朱植更强硬一点,向平壤发出通碟那就更好了啊。

    其实朱植也在考虑要不要这么做,表亲?表亲你妹啊!去年本王就藩的时候你怎么不来送送礼?还眼巴巴跑去燕王府了,他跟你有毛关系啊?你还不是看着谁掌辽东兵权就巴结谁?

    再说了,表亲在国事面前有卵用?国事就是国事!一百多村民的伤亡也算是无法弥补了,但朝鲜又是大明的藩国,不是敌国用不着这么狠,否则关系搞太僵也不好,在朱植看来让他们再出点粮食就行了。

    如果真再让丘世明向平壤发出通碟照会,那平壤就必须人要顶罪,这正顺了李芳远的意,如此算是干涉到朝鲜内政了,别说老朱怎么想,朱植也不太愿意这么凭白帮李芳远一把还没什么好处。毕竟李成桂年纪大了只想稳住国势,进取之心比较淡,若换了李芳远可就难说了。

    想到这些,朱植目光下移,就见副使李恬面露焦虑之色,顿时心中一怔,便问:“那么李评理也是这么打算吗?大明上国向来有君子容人之量,念在此次事情不大,也非使团本意,就以四万石粮食折算一万贯钱作为对死难村民的抚恤,其他的算了,可有异议?”

    朱植这么一说,李芳远的表情就有点难看了,以前不提表亲,这时提出来是有用意的,朱植却偏要询问副使,这个李恬是李成桂的人,这时多大的代价也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

    有李芳远在,本没李恬多少说话的机会,而且这个靖安君在国内心狠手辣,李恬又得罪不起,此时找不到机会说话,心里正着急,这下又惊又喜,立即起身对道:“辽王殿下处事不惊,诚实待人,有君子风范,下国小使完全同意辽王殿下的抚恤粮食数额,但端明翁主牵涉事大,还请辽王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