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91.海上长城(第1/2页)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国内围剿李自成等人的同时,落日行动如期进入第二阶段,德川家光和织田信衡的军队在大阪相持数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始终没能越过这个隘口。与之相反,九州岛上的十几万明军一路掩杀,势如破竹,通过贩卖当地倭人和迁徙吕宋c朝鲜以及国内的侨民,逐步确立了稳固的统治秩序。伴随着第一茬农作物的丰收,后勤辎重运输的成本大为减轻,戚报国到任后又在本州岛西部的岛根县探测到一个巨大的银矿,真正实现了以战养战的战略。

    眼见明朝将九州岛收入囊中,军队又占据了日本境内最大的石见银山,以及生野c院内等大型银矿,如梦初醒的德川家光终于看清了明朝的真正目的。可是他仍需要明朝的支持来对抗织田信衡的势力,所以希望通过外甥女兴子的这层裙带关系与朱由校达成共识,他答应战后承认九州岛成为明朝领土的事实,但屯聚在岛根县一带的明军必须撤出。

    对于江户幕府开出的和谈条件,朱由校认为这是他听过的最不好笑的笑话,他宁可舍弃九州岛也要保住石见银山。整个十六世纪,日本平均每年向明朝出口白银近百万两,占全世界银矿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产自石见银山。可以说这是个聚宝盆,不但可以缓解明朝因发展商业造成白银短缺的窘境,还能够遏制日本的发展。

    不过每逢这种战略决策,朱由校已经习惯和大明精英们商议,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决定中华民族的未来。等到江户的使者离开后,他立即召见孙承宗c韩熀c黄克缵c范景文c李邦华c朱夔元c郑三俊等心腹大臣到勤政殿内议事。

    此时黄梦萱早已正式过门,与熊扣月一样封为贵妃,黄克缵作为太国丈地位更加显赫,当仁不让的走上前说道:

    “启奏圣上,倭寇虽然祸乱东南沿海数十年,但说到底还是孤悬海外,境内不但土地贫瘠荒凉,而且百姓刁蛮奸诈,实在不宜全部纳入明朝版图。此番征讨已经给予倭国足够的教训,老臣建议接受江户幕府的乞和,尽快将本州岛内的驻军撤回国内。”

    朱由校抬头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太国丈,心想看在你孙女的份上今天先不与你计较,示意他退下后又转头询问孙承宗的意见。孙承宗何等聪明,立即改口认为明军为了占据九州岛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不应该轻言放弃,将来可以作为监视倭国的前沿阵地,防止倭寇再次作乱。

    黄克缵和孙承宗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可他们并没吃透朱由校的心思,自然受到冷落。身后的朱夔元见小皇帝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心领神会的说道:

    “启奏陛下,日本走向统一便会派遣军队征讨朝鲜,分裂时又以倭寇的形式抢掠东南沿海,可见其始终是大明的隐患。如果只是一味的被动防御,那么万里海疆需要耗费的人力c物力以及财力根本无法估量,所以老臣认为应当拒绝德川家光的乞和,继续支持织田家族打下去,将日本削弱到战国时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逐个击破,最终将日本全部纳入大明的版图。”

    这三人的身后各自有一股庞大的势力,朱由校心知在朝廷内部已经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以黄克缵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中原富饶开化,不愿意去周边蛮夷扶贫。朱夔元代表的是进取派,他们想通过开疆拓土来创建新的战略格局,扭转明朝在漫长边境上的被动防御态势。这两派观点冲突,经常出现剑拔弩张的争吵,为此又冒出了孙承宗的折中派,认为可以占据蛮夷的战略要地和经济中心,通过借力打力来稳固大明的宗主国地位。

    朱由校听完三人的观点,沉思片刻后起身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都言之有理,国家的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局势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日本境内的人口还有近两千万,朕并没打算一口吞下他们,而是想先迁徙朝鲜c蒙古c吕宋和内地的百姓前往九州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