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73.安固国本(第2/3页)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如此识趣,点头示意说下去,只听毕懋康道:

    “天启二年,黄尚书调入内阁负责协理京营戎政,曾与老臣一同招募西洋匠人,共铸造吕宋大铜二十八门。后来黄尚书多次与老臣商议再行招募西洋匠人和操练的勇士,不断革新火炮,培养专业的炮手。”

    说起这些吕宋大炮,最经典的莫过于义州保卫战时,十几门重炮一次齐射就击毙建虏七百余人c将官二人,吓得八旗兵再也不敢集结冲锋。而后在西域围剿准格尔汗国的大军时,皇家陆军已经统一装备击发枪和小型化的佛郎机炮,愣是让骑兵的弓箭无用武之地。

    这说明火器时代已经到来,靠短兵相接已经落伍。火药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烟花爆竹,还能成为保家卫国的利器。罗盘不仅可以用来看风水,还能指引舰船称霸大洋。

    看着这些不断聚集在自己身边的时代弄潮儿,朱由校暗自庆幸,他本以为明朝的官员都迂腐陈旧,原来都是被满清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抹黑了。至少有明一代没有和亲纳贡,没有丢失寸土,没有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

    思来想去朱由校决定加封黄克缵为太傅,仅次于孙承宗的太师地位,并赐封号“安邦固本”,制成金匾悬挂在黄府的门楣之上。对于这份殊荣,京师早已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小皇帝过于情绪化,做事不讲原则;有的认为皇帝看中了黄克缵的孙女,让罗裙迷了双眼。就连黄府上下也是诚惶诚恐,连日来闭门谢客,生怕节外生枝。

    看到弹劾自己的奏折又堆满了书案,朱由校心想书呆子真是矫情,中华民族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要黄克缵这种务实c勤勉之人的帮助。重赏黄克缵绝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大航海时代的形势所驱。此时中华文明已经失去了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继续闭关锁国就等于自废武功,怕是将来鸦片战争的耻辱还要重演。

    接匾那日黄克缵在正殿内摆了两桌简便的饭菜,象征性的款待前来贺喜的同僚。桌上六菜一汤,米酒三杯,众人还以为他过于清高,纷纷摇头,其实这都是受了皇帝的影响所故。另外黄克缵一生正派,自己不收礼也不让子女经商,全家就靠他的俸禄维持生计,虽不至于挨饿受冻,但也绝不会是锦衣玉食。为了帮助黄克缵尽快“脱贫”,朱由校软磨硬泡才从张嫣那里支走一万两银子,算是送给他的贺礼。

    日落时黄府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门两侧破例挂起了两个大红的灯笼,安邦固本这四个鎏金大字在灯光的照映下散发出幽幽的暗光,宣示着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此时街上业已冷清,灯影下站着三个锦衣人,不远处是几队羽林。其中一位少年按下门环当当当敲了三下,便听到里面的门房应道:

    “夜深了我家主人不见客,有时请明日再来吧!”

    “来给黄大人贺喜!”少年故意大声喊道。

    那门房连门都懒得开,在里面说道:

    “我们家老爷忙碌了一天,天还没黑就睡下了,特意嘱咐小的不能随意开门,以免打扰老爷休息。”

    敲门的少年正是曹化淳,吃了闭门羹后无奈的跑到朱由校面前嘀咕了几句,然后拿着朱由校的玉佩再次与门房交涉起来。不一会黄府的正门和侧门具开,一家老小跪列左右高呼万岁。

    此时朱由校早已脱掉披风,身着华丽的龙袍,左手握着剑柄,右手铲起黄克缵说道:

    “太傅免礼平身吧,朕露夜来访一是要给你贺喜,二是顺道参观一下你的宅院。”

    黄克缵起身后急忙走在前面带路,绕过屏风后便是一处很小的庭院,花草果木打理的井井有条。朱由校稍在院中停留观赏,黄克缵这才客套的说道:

    “不知陛下亲临寒舍,老臣未能远迎,还差点挡了驾,实在是诚惶诚恐,望陛下赎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