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章 59.血浓于水(第1/3页)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整个十六c七世纪欧洲商人对东方丝绸c瓷器c药材等货物需求量极大,但是受制于奥斯曼帝国的阻隔,双方的贸易量非常有限,这才迫使麦哲伦c哥伦布等航海家去需找新的路线。另外中原腹地的交通状况也不理想,朱由校虽然在境内大力推行以工代赈,若想彻底改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同时还得有充足的资金,仅凭他那五千万两的私房钱很难维持这个吞天的规划。

    当然明朝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重视陆权而无法全力拓展海疆,海军战略是防御性的,所以自永乐年间的七下西洋后,一直饱受倭寇的袭扰。此时倭国c东南亚还盘踞了西班牙c葡萄牙c荷兰等老牌殖民强国,以及急欲从海外贸易中分一杯羹的英格兰c法兰西等新贵,甚至奥斯曼帝国的势力已经染指马来亚半岛和印尼群岛。

    随着朱由校重新恢复对外贸易,必然召来这群强盗的觊觎之心,想到这里他不免忧心忡忡的问道:

    “海上航线顺利与否?”

    一提起航线的话题,魏朝为之一振,眉飞色舞的回道:

    “相比以往要顺利许多,这都得益于两任福建巡抚商周祚和南居益的几场恶战。老奴听说他们多次打退西洋人和海盗,使得大明万里海疆风平浪静。”

    要说南居益能打退葡萄牙与荷兰人,魏朝也有一份功劳。这小子深知航运顺畅对于贸易的重要性,多次请求从织造局拨款扩充海军,建造新式战船,有一定的全局意识。朱由校虽然对他不冷不热,暗中却支持这项建议。对此魏朝也是心知肚明,谁让他当初不知好歹的勾引客氏呢!

    众人见小皇帝和魏朝聊得甚欢,不免有些嫉妒和忌惮。朱由校心知王安和魏忠贤的想法,先对王安说道:

    “你提拔的人还是挺能干的,也算没白疼他一场。”

    王安听闻心中甚是受用,连忙推辞说都是皇帝慧眼识人。左战并不打算跟他客套,又转头对魏忠贤说道:

    “朕这次南巡除了祭祖和查看江南税赋的情况,还要裁撤南京的闲散衙门,这件事就交给忠贤处理。那些太监和宫女要是愿意回家就多发些安家费,想留下的择优送到京师,其余的分配到泗州c凤阳去看守祖陵。若是有作奸犯科c欺压百姓的奴才,一律押到南海子净军中服役。”

    明朝虽然实行双京制,但南京早就成了养老院,六部人员并无实权。如今他们能领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加上魏忠贤辣手无情的手段,卷铺盖走人是上上之策。至于那些送到京师的宫人,全部交给曹化淳和方正化,除了分配到一再扩建的内务府外,也在东厂安插了大量的人手,用来制衡魏忠贤的势力。

    安排完这些工作,这次南巡的主角们也该登场了,各地皇族齐聚孝陵,在朱由校的带领下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有明一代朱元璋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不仅白手起家创建了大明公司,还创建了很多好的制度。继任者除了朱棣做了补充外,其他君主多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突破他的高度。

    当然朱元璋最牛的地方还在于他留下了几百万子孙,若他泉下有知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忧虑,大明公司快让这些人吃垮了!一应礼节过后,朱由校在行宫内宴请各地藩王,以水代酒举杯说道:

    “祖宗有在天之灵,尔等应心存感恩之心,多回想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的不易,珍惜现在的荣宠。”

    众人听完后齐声附和,身为宗人令的秦王朱存枢起身施礼后说道:

    “圣上为太祖和成祖的嫡系血脉,登基以来亲征辽东c平定西南c收复海疆,颇有他们当年的雄风啊!”

    靖难之变在明朝虽有非议,但数百年过去了大家也都认同了燕王一脉为正统,所以秦王这话倒也真诚,朱由校闻此赶紧亲近的说道:

    “秦王谬赞了,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