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42.内圣外王(第1/3页)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风扬柳,布谷啼叫,提醒人们要应着农时开始播种。根据祖制,每年这个时候皇帝要亲自扶犁以示劝课农桑。左战自然不会拒绝这种好事,四五岁起他就跟着父母下地捡麦穗c割草,深知粒粒皆辛苦。众人见他有板有眼的扶犁驱牛竟是行家里手,纷纷长吁短叹,叫苦不迭。

    远处草青叶绿,河边传来牧童的笛声悠扬婉转,左战听来恰似春的生机。那些大臣可没有他这么好的性质,莫说年龄偏大的老臣,就是正值壮年的官吏也多是四体不勤,此时早已上气不接下气,浑身酸疼。

    左战看着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暗想这种人如何能做好父母官。这些农活你可以不去做,但起码得懂吧!基于这点他故意在皇庄停留了五天,一是想让这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体会一下老百姓的艰难,二是借机考察那些优秀的干吏委以重任。白天他与众人一边劳作一边听老农讲授庄稼地里的知识,夜里则研究在全国的一千四百多个县设置责任田。从心理学上讲这叫从众效应,朝廷重臣都快累成狗了,底下的刀笔小吏还敢清闲?

    等折腾的差不多了,此时军机处早已拟好了奏折,第一时间呈送到他的手中。原来据山东巡抚赵彦的密报,闻香教的王好贤c徐鸿儒暗中联络,煽动教众造反。其中山东的徐鸿儒势力最大,盘踞在水泊梁山一带建立伪政权,攻取京杭运河的渡口夏镇,切断了朝廷南北漕运的通道。

    按照兵部的意思,建议启用原陕西三边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自慕乡勇镇压这次起义,说白了这种小规模的叛乱司空见惯,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左战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认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新科进士蒋德璟的那篇《得道者多助》让他改变了想法,其中“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未有去所助能立者”这句发人深省。

    见皇帝食不甘味,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张嫣甚是心疼,不无埋怨的问道:

    “圣上以中兴盛世为己任,凡事亲力亲为,征辽东c访灾区c躬农事,样样都是明君的风范,如今为何忧心忡忡?”

    左战心想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但张嫣出自农家肯定另有一番见解,不妨通过她得到一些启发,于是笑着问道:

    “爱妃过誉,朕还担不起明君二字。你入宫之前,在民间可曾听说一些关于朝廷的传闻?”

    那张嫣本是心地仁慈之人,更将左战视为生命来珍爱。眼见他忧思神伤,一时激愤的说道:

    “圣上英明睿智,所见所闻定是比臣妾要多得多。不过臣妾尚在老家时,常见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一遇天灾便赤地千里,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土地,大户人家便趁机与官府勾结压价盘剥。等百姓无地可卖时只能流离失所,在生死面前活下去是最实在的,谁给饭吃他们就会跟着谁,连易子相食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不敢的。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任何农民起义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一顿饱饭。左战听闻如醍醐灌顶,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明末农民问题的那把钥匙。自古只有官逼民反,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愤怒就会如洪水决堤般肆虐。

    勤政殿内,军机处和内阁的骨干列席而坐,一边是孙承宗c熊廷弼c戚昌国c袁可立c赵率教c陈策c孙传庭,另一边是方从哲c韩爌c杨涟c叶向高c黄克缵c阎鸣泰,帝师范景文c来宗道仍然列席参加,曹化淳c方正化作为皇帝的秘书负责记录。

    这套班子堪称当前大明王朝的最豪华阵容,左战不免得意的环顾四周,这才开口问道:

    “鲁西南的情况如何?”

    由于朝廷刚刚清洗了一批参与军饷c赈灾贪腐的官吏,钱谦益c周应秋更是被枭首示众,众人心有余悸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怕落得个渎职的罪名。作为新晋的内阁次辅,韩熀坚决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