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09.以退为进(第2/3页)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成体统!不成体统!”众人虽然明知小皇帝装病,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捶胸顿足。

    左战之所以不去早朝,是因为他早就看透了早朝的本质。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其实就是个婆婆,挤满屋子的大臣则是他的儿媳们。儿媳有多少呢,挨个放屁都要大半个时辰。碰到有利益分歧的事,互相谩骂指责,恨不得挽起袖子干起来。当年崇祯皇帝就是在这种看似正经实则无用的朝会上浪费了二十年,最终吊死在煤山之上。

    目前朝廷内忧外患,根本没有时间去前朝和他们过家家。他现在已经下旨逮捕李如柏,可是对于辽东的形势却还不知情,所以又召回了熊廷弼。担任少詹事的孙承宗见小皇帝有意要解决辽东问题,呕心劝谏:

    “陛下,昨日臣讲战役和战术的课题,您今日该说说见解了。”

    左战即位时,内阁就举荐了孙承宗为日讲官,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至少对明朝的军队编制和战术打法有了笼统的认识。两人都是军事天才,相见恨晚,很快便讨论起战役和战术的关系,说道:

    “战术是战役的原则和方法,战役是战术的载体。拿辽东战场来讲,看似是官军和建虏的较量,其本质是两种作战体系的对抗,而作战体系就是各兵种c武器的集合。”

    孙承宗大喜,接着引导问道:

    “那陛下可知官军为何会在萨尔浒失利?”

    左战也不客气,回道:

    “从战略上讲,建虏之祸是李氏父子养贼自重的结果,朝廷以后要避免这种情况。从战术上讲,当初官军分四路进攻,这本没有错,但互相之间没有畅通的联络,遇到建虏时不能互相支援,使得努尔哈赤有机会各个击破。具体到战役中,八旗兵善弓马骑射,机动性强,我们的火器射程远,但可靠性不高,操作也繁琐,近距离的短兵交战反而不如刀箭实用。”

    孙承宗见小皇子分析的头头是道,暗叹明主降临,等左战说完突然跪倒在地,大声说道:

    “陛下圣明,老臣有肺腑之言,冒死进谏!”

    左战见孙承宗如此郑重其事,怕他过于紧张说不清楚,一边搀扶孙承宗,一边调侃的说道:

    “辽东这个脓包早晚要挑破的,师傅尽管说出你的想法,朕都赦你无罪。”

    孙承宗见皇帝如此礼遇,感激涕零的说道:

    “陛下所说的原因都在表面,关键问题还是朝廷的募兵制度。陛下细想,我军虽然兵分四路,但哪一路都应该能够独立击败建虏,可为什么短时间内却被建虏吃掉?老臣认为是由于长久的没有战事,各地卫所疏于训练,缺编严重,战力下滑。”

    “这一点朕没想到,也的确是实情,师傅既然发现这个问题,肯定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吧?”左战继续给予鼓励。

    “陛下,老臣认为从各地卫所抽调军队去辽东是不合适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战术,不同的兵种也有不同的战术。应对八旗兵,最好的战术就是组建相同的骑兵进行牵制,正面用火器抵挡。”

    左战耐心的听完孙承宗的建议,发现其中一个致命的破绽,摇头说道:

    “朕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

    孙承宗似乎也发觉自己的这个漏洞,狡黠的说:“老臣听说前朝有人因国丧期间不宜动武,主张和谈。陛下何不派杨鹤到辽东,与经略袁应泰一起负责和谈事宜。”

    孙承宗这个建议好在知己,但错在不知彼。国丧那是明朝的国丧,努尔哈赤家里又没死人,他怎么肯放下屠刀。建虏本是明朝的属民属地,举兵造反就是叛乱,双方以什么身份和谈?若是和谈,那些无辜的冤魂谁来昭雪?即便和谈成功了,将来朝廷还要出兵辽东,岂不是出尔反尔?

    孙承宗说完见皇帝并不赞同和谈,一时不知所措,君臣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