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2/3页)  明末伪土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事,令你伤心了。”

    袁承志努力深呼吸几口气,让心情平静下来,拿出手帕,擦了擦身上的汗。虽然脸色苍白,可是他再抬起头,看着众人的眼神,便没有了伤痛,只有平和与坚定,“大人,黄小姐刚才所言,虽令袁某痛彻心扉,不过却是至理。其实往日我曾多次推演过,家父当年许下五年平辽之诺言,该如何实现,该如何避免受磔菜市口之恨。可是,思来想去,我得出的结论,却没有一个好的。大明朝自立国至今,两百余年,确实上上下下,已衰朽至极。庙堂重臣,每日忙于党争;边关将帅,或醉心巴结京官,或只顾盘剥兵士;富奢豪族,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逃避赋税;黎民百姓,终年苦累,却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一这说一边神情绝望地摇头,“且如川c黔c滇等地,为什么先有奢安之乱,继之又有阿迷州叛乱。这些地方本来就地少民贫,又长期游离于化外。国家一有事,便在这些地方征兵征粮,土司c百姓不堪其扰。可是,那些贵族富户呢?还是肆意夺占民田,与民争利,甚或借平叛之机,把所有土民都当成乱贼关押驱逐,夺其田地,掠其财产,全不顾百姓生死。其实,广西又何尝不是如此,僮瑶番民,两百年来,屡生叛乱,又是为何。你们看看,官府夺了土人多少田,多少地?可是,遇有征战之事,却要土人出兵出粮。”

    “嗯,所以,袁公子你其实也不看好大明朝啊?”黄一苗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问道。

    “唉!”袁承志悠悠一叹,他肯定不可能直接回答“是”,这不符合一个受正统教育的文化人的价值观,可是他又不能否定,他父亲在这乱局之中,以自己的惨烈,让他很清楚地看到了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大人,小姐,既然承志答应出来,便是抛去过往之回忆,愿意尽心为大人谋划。此次云南叛乱,对思明府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所以,主要还是看我们如何应对,转危为机。”

    “噢,承志你倒说说,好在哪里,坏在哪里?”黄子琦很好奇地看着他。蒋宜明和黄一苗,也很期待他会说什么。

    “确如佘叔所言,云南之乱,可能会加速大明颠覆。大厦将顷,思明一府,想要不受波及,是不可能的。这便是危,而且是我们很难预测的危局。然而,乱世之中,也充满了机会,我观大人不论在治理思路上,还是在技艺上,都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之处,假以时日,推而广之,必能令百姓富裕,土兵强大,民心凝聚。这时候,退足以保一方平安,进,或可展鸿鹄之志。眼前之事,我有三策,具体操作,还得由大人你来决定。”

    黄子琦看着他,并不比自己大,可是却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想道,“呃,看来我遇到的这个袁承志,不是武林高手,却是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战略大师啊。”两眼诚恳而期待地看着他,说道,“承志你尽管说来。”

    “上策,是按兵不动。思明府偏处一方,兵众之强,足以自保,土地肥沃,适足安民。若能争取时间经营,然后待周围出现机遇,还可进一步扩大地盘。特别是大人说的,争取一个出海口,建立贸易通道,不仅与西洋人贸易,也可与十八芝等海盗联系,将公子新创之物,销往天下各地,积聚财富。这样,便可以在武器制造和民生经营上,有源源不断之财力支持。外面纷乱扰攘,各方势力在厮杀中彼此削弱,我们却得以喘息,发展”说到这里,他停住,看着黄子琦,见黄子琦眼中闪着兴奋光芒,便明白黄子琦不但听明白了他的话,而且并不像平时表现的那么没。

    “那中策呢?”黄子琦没问,蒋宜明却先问了起来。

    “中策嘛,虚以委蛇,像先大人一样,出一些兵,出一些粮,但也不伤筋动骨。这样思明府也能自保,不过必然是朝庭不满意,其他土司不满意,不论哪方势力最终取胜,思明府最后的结果,估计都好不到哪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