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论功行赏(第2/2页)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算合规矩。

    别人也挑不出什么刺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阻碍。

    不过关键在于驸马都尉c尚乘奉御杜荷,以及洋州刺史赵节,就有点不太好办了!

    他们虽然是新皇帝的心腹,但是他们过往并没有什么功绩,想要一下给他们安排高职位,这就有人要说什么了。

    比如,褚遂良c高季辅等元老,就很有话说。

    “陛下这些人当中,论能力c论功绩给他这样的职位,倒是无可厚非,只是,尚乘奉御c襄阳郡公杜荷,洋州刺史赵节。”

    “此二人并无尺寸之功,要是一下便给予高官职的话,怕是会引来朝野上下的非议。”褚遂良道。

    “是呀陛下!不能因为这二人与陛下亲近,陛下就任人唯亲,先帝在世之时,可是唯才是举,才能开创贞观之治。”高季辅道。

    杜荷是皇帝的妹夫c赵节是皇帝的表弟,以此为借口说皇帝任人唯亲,也是说的过去。

    只要是这两个人也没有多大的亮点,最主要的还是赵节,杜荷倒是没有多大问题。

    “舅父以为如何?朕任命杜荷c赵节可有什么不妥?”李承乾看向一旁的长孙无忌问道。

    “赵节虽为洋州刺史,却一直待在长广公主府,不曾离开过父母身边,虽有刺史之名,却无刺史之实。”

    “依老臣之见,不如陛下让赵节到外地去任职,也好历练一番,等他做出些成绩之后,再将他召回长安,也算是实至名归。”长孙无忌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赵节确实只有刺史的名头,却从来没有做过刺史该做的事情,也从来不曾到任。

    除了被贬到外地去做过县令,可即便是这样,赵节也是因为长广公主的求情,还在半路上便被先帝召回了长安。

    总的来说,赵节毫无从政经验,外放做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只要赵节做出一些政绩,还怕不能将他召回。

    “就依舅父所言,让赵节去外地为官,依旧任命他为洋州刺史,让他去治理洋州。”李承乾道。

    “陛下圣明!”张行成道,他总算松了口气,他还真的担心皇帝会一意孤行。

    “那杜荷呢?众卿以为杜荷没有能力担任殿中省殿中监一职?”李承乾问道。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