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收锋镝(第1/2页)  秦汉之建国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收锋镝

    薛沛见刘辟非十七八岁,十分年轻,问道:“沛县怎么会让一名少年坐上功曹之位?”

    刘辟非道:“甘罗十几岁便被秦王拜相,姜子牙八十多岁才遇文王,只要有本领,做官不难,关键是在什么时候遇到自己的伯乐。”

    薛沛见刘辟非引经据典,到不再质疑刘辟非薛县功曹的身份。薛沛只是薛县的一位农民,活不下去才造的反,甘罗是谁他不知道,但姜子牙他还是认得的。

    薛沛问:“沛县功曹来我大营,所为何事?”

    刘辟非简单道:“纳降。”

    旁边的几名五百将听了,一个个拔出短剑,其中一名五百将道:“纳降?沛县的兵也没有我们人多吧?不如你们出城,大家野外比一比,你们若是能够将我们打败,再纳我们的降也不迟!”

    薛沛也道:“沛县的胃口可真大。若是沛县能够为我军提供粮食,我薛县子弟兵愿为沛县的盟友,如何?”沛县的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旗帜却已经更换了,由黑旗变成了写着刘字的红色旗帜,已经不属秦国所有,所以这也是薛沛乐意与沛县结盟的原因之一。

    却不想刘辟非摇头冷笑:“贵军若想要有活路,只有纳降一条道路。诸位可知道,沛县城中,建议将贵军击溃的官员不在少数。毕竟一群吃饱的兵,与一群饿着肚子的兵,输赢显而易见,不是吗?”

    一名大胡子五百将道:“那就让沛县带兵来好了,老子还有力气杀死几个沛县狗贼!”

    薛沛道:“我军抱着诚意而来,并没有劫掠沛县管辖下的乡邑,若沛县没有诚意,我军的剑也不得不面向沛县城外的乡邑了。我军有诚意,难道沛县不应该拿出一点诚意来吗?”

    萧嘉觉得能谈论到这种地步,已经殊为不易,向刘辟非眨眼,暗示刘辟非答应下来。

    刘辟非却不为所动,侃侃而谈道:“正是因为看到了贵军没有向我沛县百姓下手,沛县官员才起怜悯之心,念在同为楚国后裔,所以才提出纳降。诚意如此,首领大人为何却要说我们缺乏诚意呢?”

    薛沛问道:“沛县现在是何人做主?”

    刘辟非道:“沛县做主之人乃是丰邑中阳里人,前泗水亭长,沛公刘邦是也。”

    大胡子五百将疑惑道:“刘邦,没听说个这个人啊?楚国有这个贵族吗?”

    刘辟非听了,却是哈哈大笑。

    薛沛问:“你笑什么?”

    刘辟非问道:“我笑战国已经过去两百多年,诸位居然还在食古不化,仍把身份看的如此之重。敢为首领大人是什么身份?”

    薛沛道:“薛县闾左之子也,不足为外人道。”

    刘辟非道:“这有何不敢说的,陈胜,吴广哪一个又出身高贵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位响应陈王起义,难道却并不赞同这句话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正是这句话击中了薛沛的心窝,才让薛沛下定决心造反的。听刘辟非说出陈王的话,薛沛也不由得凛然。

    刘辟非见薛沛已经动容,便继续道:“我且问,若贵军坚持独立,你们既没有城池,也没有百姓归附,三千人又将去往何方?去找一名出身高贵的人归附吗?”

    薛沛道:“无论口号喊得如何响亮,这究竟是一个看身份的社会,沛公之名,闻所未闻,实不敢将三千子弟托付给一位无名之人。”

    刘辟非昂然道:“那就让我告诉诸位你们的未来将是如何吧。你们或者再次与秦军遭遇,被其捕杀,或许如你们所愿,归附了贵族后裔,这些贵族后裔向来眼高于顶,他们会重用咱们这些泥腿子出身的人吗?普通士兵的性命或可得到保留,在场诸位却不可避免被铲除。正所谓,门当户对,可为婚姻,门不当户不对,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