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菲律宾暴乱(第1/9页)  奥匈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祥因何会被调离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呢?

    原因肯定不少,主要是因为世界将要大乱了,美c英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越来越大。

    彼此努力的挖着对方的墙角,尽可能的抹黑对方形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无限大。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都在加紧的增强着自身军事实力c拉拢更多的可靠盟友c准备针对对方的弱点和要害,随时给予其致命的一击。

    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的冲突也越来越大,双方军队不时的,就会在漫长的远东边境线上发生剧烈摩擦。

    大仗虽暂时还没有打起来,但中c小规模枪战c炮战的情况不时发生,使得两国政府高层都非常的恼怒。

    大清帝国的边防军队,往往仗着人多势众c武器装备也不差,赢多输少。

    在各地边境线上,那是越打越有自信,把总体缺乏后勤保障c兵员的沙皇俄队压制的够呛,可谓一扫往昔的颓势,暂时占据绝对的上风。

    所以这两大强国,大家都没考虑去刻意拉拢。拉拢一个就可能得罪一帮大c小国家,这种事情划不来啊。

    反正这两大强国,按这个走势全面打起来是必然的,也没有什么余力去参合其他战场了,只要这两个国家保持中立则可。

    北欧的两强国,瑞典c丹麦政府高层,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与务实。明确表示绝不参与到争斗中去,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保持完全的中立。

    两大军事集团国家的主要报纸媒体,整日彼此攻击对方,有时骂的那个难听啊,各大军工厂c造船厂等那是加班加点的在组织生产。

    海陆军队,不断的举行各种名目繁多的实战演习c演戏,各种军官c士官强化培训更是没有断过,弄的几国国内空前紧张c战云密布。

    奥匈帝国作为英国的盟友和大清帝国的盟友,那是铁定跑不掉的。不管哪头打起来或需要他们提供帮忙,都得执行盟友国家应尽的责任c义务,不由自主的也得考虑全力整军备战的事了。

    张祥这个狗头军师,在战略总指挥皇储鲁道夫心中,还是有很高地位的。所以就被特意抽调了回来,给总指挥当私人高参c兼任海军总司令,要不用其他人,皇储鲁道夫怕被一些人坑啊。

    皇储鲁道夫,经过了这些年的这么多事,被张祥带坏一些世界观那是肯定的,对资本家和一些政客是极度防范的,对贵族团体他也没有大意放松过。

    脑袋不好使和想的比较多的人,那是始终存在的,一样米养百种人吗?万一部分人脑袋一热,干点出格的事出来,那皇储殿下不就郁闷了啊。

    张祥个人倒是无所谓,他反正没想过自立为王的事,这样正好可以长期守着老婆孩子,享受家庭的温馨生活。

    也可好好陪伴陪伴日益苍老的父母,尽尽做儿子的孝道。顺便也给二弟奥托·弗朗茨大公腾出个位置,展示展示才华,提高一下在家族内的地位。

    张祥对奥匈帝国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组织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自认为20年内与英c德两强国联手,打赢一场世界大战根本没丝毫问题。

    当皇储鲁道夫大致介绍完,英国政府高层分配给奥匈帝国的具体任务后,张祥就更加开心c放心了。

    对于英国政府高层提出的,奥匈帝国应该大规模加强海军和陆军的规模,并不完全同意,主要是对大规模增加海军主力战舰不同意。

    奥匈帝国的任务也不能算轻,陆军需要南方防住意大利c巴尔干半岛几个斯拉夫人国家c奥斯曼帝国的可能进攻;东部c北部也要防御好波兰和俄联邦合纵国的可能进攻。

    奥匈帝国海军需协助西班牙海军c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尽量牵制住法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