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召集旧部(第1/4页)  若梦浮生之古陆奇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众人分头去为那件大事做准备的时候,南宫城又抓紧时间仔细将如今朝中c军中势力与编制进行了梳理。眼下他只有简单的计划,想要一举诛杀南宫昊那恶魔显然还不够。他需要的是,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

    等到计划成功之后,首先该做什么事?若是行动失利了,又该如何善后?而这些事,全都需要他提前考虑清楚才行。

    南宫城仔细研究了目前陈国整个军队的编制与一些人事上的问题,发现眼下陈权分三部分:“枢密掌兵籍c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而这些编制,其实仍多数沿袭之前的旧例。

    其中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管着军政c军令,制定战略决策等事。设有正副长官,分别为枢密使c枢密副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担任等级次宰相,却与宰相对持文武二柄。眼下枢密院掌管兵籍c虎符之人,便是南宫昊的铁杆亲信。

    三衙:即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步军都指挥使司。为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各设都指挥使c副都指挥使c都虞候等武帅,分统全国禁军和厢军,其地位要低于枢密院长官。而三衙之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前朝老将或是可以争取过来的人!

    率臣:禁军出师征战或戊时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官名为都部署c钤辖c都监等。统领当地分属的三衙禁军,州c府设经略安抚使c经略快c安抚使等职为率臣,兼管较大地区军民内政,由文臣任正职,武将任副职。而这一部分人之中,南宫昊便沿用旧有惯例,采取以文抑武的办法,通过卖身投靠他的那一群软骨头文官来抑制大部分武将。要知道敢于带兵上阵杀敌之人却是真勇士,多数都非常痛恨那群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只晓得成天坐在他们头顶指手画脚的酸秀才的。

    南宫城也明白老祖宗传下来的心病。因最早吴c越分裂之时,陈国建国之帝便是地地道道的武将出身,当年他带了一群犀利的部下,直接反了吴国,被手下众人黄袍加身于陈州称帝,才有了现在的陈国。陈国一直与吴国分庭抗礼c沿袭至今,而当年陈国老祖坐稳位置后的第一件事,包括他死后交待给继位者的任务,就是绝对不能再让武将拥兵自重!对武官只能利用不能重用,一旦发现苗头就要立刻铲除!

    再看陈国的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c厢军c乡兵c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衙。其任务是卫皇宫c守京师c备征战和屯戍边郡c要地,分步军c印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其编制为厢c军c营(指挥)c都四级;厢辖十军,军辖五营,营辖五都,每都一百人。各级统兵分别为:厢都指挥使c军都指挥使c军都虞候,指挥使c副指挥使c都头(马军称军使)c副部头(马军称副兵马使)。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c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

    。

    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而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也是为了便于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禁军是中央军c正规军,也称“上军”,分属殿前司和侍卫司,合称“二司”,后演变为殿前司与马军司c步军司“三衙”,有时也称“三司”。禁军也被称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c备征戍。禁军的主要编制为:捧日c天武c龙卫c神卫上四军,各分为左右厢,每厢各设三军,每军五指挥;殿前司设神勇c宣武c骁骑,各分为上军和下军,每军十指挥;宁朔和骁胜军,各有十指挥;虎翼左军和右军,各有五军,每军十指挥;马军司的云骑和武骑军,各有十指挥;步军司的虎翼军也分为左军和右军,也各有五军,每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