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懵懂(修)(第2/4页)  求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只见书童一揖辞去,更无它言,不免心中多有揣测。

    婆婆见二人稍作对答就无下文,初阳也不回转,不知所为何事,便随口问道:“何家轻薄儿,随意送花来?幸得爱花成癖之人未见,不然今日必起纷争。”

    初阳也不知为何失却常态,急急收起物件,遮掩道:“无他事,只不过友人遣人赠物问候而已。”婆婆久经世事,心中虽未全知也猜得几分,也不再提只笑道:“初阳,春光如许,春心不知若何?只不过须得慎重才好。”

    此言一出,初阳更是心中感觉异样,脸上飞起几许红霞。收敛好心情,按捺住萌动,初阳自觉再无异样才慢慢归坐廊下。怎知未坐多久,又有二仆从上门,原来是章侯遣人将一篓苹婆果篓秋白梨篓甜子送至秋园,并出一信付与初阳。信中一是说春时鲜果难得故此送上少许以解馋想,二是将上次所云九溪行期一一道来,信末更是再三叮嘱初阳早作准备务必同去。

    初阳嘱咐二人归去一则转致谢意,二则转知章侯自己必往九溪一行。待得仆人离去,婆婆又笑道:“章侯用心,我们倒是沾光得以享用方物了。”初阳心中又是一跳,但也不言语只是浅笑。婆婆也不是多嘴之人,只不过出言稍加点拨罢了。二人俱是聪慧,不多时便又是一派和煦。

    夜间,初阳回想白日事,心中有些懵懂,有些欢喜,有些惊疑,有些抗拒,只觉得情绪翻滚不能自已。从来未曾这般难以入静,脑海中纷杂无比,一种若有若无的情愫萦绕其中;也从未如此有种不能掌控不知进退的感觉。小狐似乎也感应到了初阳的烦乱,默默地依偎于其身旁,不出一声。初阳拍拍小狐,长出一口气,将青冥决反复运转,缓缓移情定心,复又沉浸于修炼之中。

    又越数日,正是九溪出行之日,章侯早早遣人于秋园外等候。初阳早与秋家二老分说此事,二老知有长者同行倒也并未出言阻止,只是临行前婆婆拍着初阳的手说:“桃李各自芳菲,各擅其场,莫要被繁花乱了眼色失了本心才好。”

    九溪在烟霞岭西,因其水屈曲回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此处偏僻清远,路径崎岖,草木丰丽,人烟罕有,故此格外幽深静谧。依溪路前行,则常于绝处别见天地,于幽处突闻鸣唱,人处其中怎不觉两肋生风非在人间?

    参寥等人从溪源而下,逐溪水而行,无人不是兴致勃勃游兴大发。而随着澄溪怪石c金樱杜鹃c苍松流烟在眼前铺展,初阳始遇章侯维城时那些许无意识地尴尬避让也渐渐化为乌有。心绪平和,则不可自持之感也不复存在,我仍旧是我,山依旧是山,山水涤人心怀之用由此可见一斑。

    溪下为十八涧,深邃悠远,多有大石横亘其中。佛道中若非是遗世绝俗者,均不能久居其中。随园先生笑问道:“老和尚,你可舍得下昭庆寺香火无数独居于此间?恐是半日也难捱吧。”

    参寥大师也不回答,只是反诘道:“随园若是舍得下传儒学遍神州之志,老衲自是也能舍得下那区区香火。”

    随园也不肯出言,只是长笑数声以作答词,笑声说不出的豪气,又似乎夹杂些悲壮。笑声更惊起山中飞鸟数只,盘旋许久方才投林远去。初阳也被此声激荡,心中若有人语:坚守信念何其难也,坚守信念又何其易也,若以初阳之心,坚守如一可否?

    章侯维城皆是未及弱冠,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时,二人秉师之志,亦各出长啸以慰其怀。啸声虽犹未有苍鹰直上九天之势,但闻者俱知假以时日此二者前途未可限量。

    “随园,你我相交多年,儒学佛门争论也不知几何,可说是平分秋色各有所得。但只传道一项我是甘拜下风,且不说你门下其他弟子如何,单单章侯维城二子足以撑起你生后儒学的一时鼎盛。”参寥大师脸上倒是淡然,只是言辞中多有几分憾意。

    “老和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