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劝人还是去学好歪门斜道长不了(第1/3页)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队伍人少了,打不过别人,受欺负,队伍大喽,又得为吃喝发愁。

    程三麻子因为要养活几十口子人,经常要琢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还要和这个大王,那个军头儿,打交道,这交道如何打?打好了,就能兴旺发达,打不好,说小了,丢胳膊掉腿,死伤兄弟,说大喽,丢盔卸甲全军覆没。

    人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得是,得有个好脑袋瓜儿。而这程三麻子凭的是二百五,二百五,人少行,人多了就不行了。程三麻子也觉力不从心,想找个智囊。可物色了好长时间了,苦于无合适人选。

    正在此时,姜老三介绍来了姜老大。这姜老大,中等身材,刀条儿脸,鹰勾鼻,倒八字儿的眉毛耷拉眼皮,一瞅就知道此人非同凡响,城府很深,是个师爷的材料。

    程三麻子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程三麻子正躺在炕上抽大烟,姜老三领来了姜老大,把姜来大的一身本事介绍给他。

    程三麻子说:“行啦!不用说啦!当我的参谋长吧!”姜老大平步青云,姜老大没想到,姜老三也没想到。

    一日里,南口的眼线来汇报,有一辆拉给养的军需车要去阳坊,程三麻子和新上的参谋长姜老大商量一通,就把日本兵的军需车给伏击了,又一日,日本的一个小队士兵去潭峪沟执行军务,程三麻子和参谋长又商量一通,日本兵又让程三麻子的队伍给伏击了。

    程三麻子的屡屡举措,引起了日本人对他的注意,南口日本驻军,有的主张消灭他,有的主张招安他。

    消灭他,如大炮打跳蚤,费力打不着,有汉奸翻译出主意,“招安他”为皇军服务。

    汉奸翻译写了告示,在程三麻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贴了出去,告示上写道:“如若投诚皇军,当兵的每人每月关饷十块,司令一百,没有枪的发枪,有枪的旧枪换新枪。”程三麻子队伍看到了此告示,从官到兵,心里都乐开了花,以后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再不用为领不到饷而发愁。

    程三麻子征取参谋长姜老大的意见,投奔还是不投奔皇军,姜老大言:“还是不投奔的好。”

    “为何不去?”

    姜老大言:“咱们打了日本人,咱们和日本人已结下冤仇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程三麻子道:“咱打了日本人,日本人知道了咱们的厉害,为什么以前他不招安咱们的队伍,而现在招安咱们队伍哪?就是因为咱们打了他们,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了,他们才让咱们去给他卖力,日本人鬼得很,他不会养窝弄废!”

    大家齐声赞道:“司令说得有理!司令说得对!”

    就连姜老三也觉得姜老大没程三麻子说得有理。程三麻子的队伍从上到下都沉浸在要投奔皇军升官发财的喜悦之中了。

    而这斜三爷哪?更是如此。人生有几次机遇,他投奔程司令是一次机遇,投奔皇军又是一次机遇,他要趁着投奔皇军这次机会再来一次发达。

    斜三爷看人斜着看,人长得斜,有邪心眼,他虽给司令拉马,差事不错,但总觉得自己下头也就管着一匹马,跟马再咋呼它也就是马,自己抖不起来。他想道:这次趁着投皇军之机,要来个彻底翻身,我要多带几个兵去,皇军论功行赏还不赏我个官儿作作,就是班长,也管十多个人哪?也比管一匹马强啊?

    于是乎,他就跟村子里,自己好的厚的小伙伴们,嚷嚷投皇军的好处。年轻人,多水性眼花,看不到真谛,有那好逸恶劳者动了念头,就投奔了进来。这其中的一个,有那“过了时”老二家那个刚结婚的儿子。

    姜斜三家和“过了时”老二家,因为都是外来户,有共同语言见着亲,又因为姜斜三家的房是“过了时”卖的,又走的近,姜斜三和过了时老二家的儿子原来就不错,那姜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