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师爷和知州商量侍郎和尚书商量(第1/2页)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元允的大儿子到家歇息一宿,早早到城门前等候,开了城门,第一拨儿就进了城,到了州衙前,躬身给那守门衙役施礼,言道:“我要见知州老爷。”守门衙役言,老爷公事繁忙,是你随便能见的吗?这刘少爷又说,我实是有公事。”

    衙役道:“公事自要有公函,你的公函哪?”

    这刘元允大儿子言道:“我虽没公函,但我这里有私信。”

    “请拿来看。”

    刘元允大儿子顺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大信封,衙役认识几个字,上写道:“延庆知州谭大人亲启,下书,吏部左侍郎万思民,衙役看了书信不敢怠慢,进去禀报,一会儿出来言道:“老爷有请!”

    话说那延庆知州,上次和师爷商量,书写奏折,请圣上发兵要剿灭长安岭的土匪,报那煮熟了的鸭子又放飞了的一箭之仇,谈着谈着,延庆知州觉得越来越不对味儿,那长安岭不是他的管区,这奏折无法书写,从此,把剿灭长安岭土匪这当子事就搁下了。说来也是他们好时气,他们剿灭土匪为了什?不过是为了扫清上赤城、独石口、固原这条道儿上的竞争对手,和作买卖的绊脚石。

    要剿灭长安岭的土匪从武的方面无法对付,师爷这两天郁郁寡欢,想不出办法,正在这时,他舅舅让他会见了他那个当土匪头儿的表弟,表弟告诉他:“刘元允和长安岭的土匪有染。”

    这师爷“哈哈!”一笑,言道:“这就好了!”

    事情又有了新的转机。

    随后,延庆知州就扣留了刘元允,延庆知州已经向吏部发出公函,就等着上面批复,销掉刘元允功名,按律定罪。

    正在这时,刘元允的大儿子来了。

    刘元允大儿子被衙役领着进了二堂,知州早就候在那里,他见了知州叩头,把书信交与知州,知州打开书信,看完沉思不语。

    顿了一顿,言道:“你回去吧,你爹之事,自有国家法律治约,不是你我能左右得了的。”

    说完此话,言道:“送客!”

    刘元允大儿子不得已走出州衙。

    据说,大清朝的法律规定,大清国有功名的人,各级官员不得擅自定罪发落,必须呈请吏部先革去罪犯的功名,才可审判定罪。

    这延庆知州那天羁押了刘元允,天色已晚,第二天找来师爷,跟师爷说道:“这刘元允如何处置啊?“

    师爷言:“要想彻底铲除后患,必须给他定罪,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咱写呈子吧,递交吏部,革去他的功名再按律定他的罪。”

    于是乎,师爷起笔代写了呈子。

    写了呈子找传递信息的衙役,衙役都已公出,州官问班头:“何时可回?”

    班头答:“晚上可回。”于是等了半日,第二天,州官唤来衙役,把呈子交给他,让他送往京城吏部。

    话说,那刘元允的大儿子是头天动的身,由于是他爹出事,半天的功夫就到了昌平,在昌平囫囵了一个觉,就急急打着骡子屁股往京城奔,昌平离京城五

    十几里,过了晌儿就到了,买东买西也不到半个时辰,头吃晚上饭的时候也就到了万侍郎府。然后就是上面书中说的那些话。

    那延庆州衙役,接了去北京的公事,就骑着马,踢踢蹋蹋往北京而去,马走得快,一天就到了京城,到了京城,天色已晚,找店歇息。

    第二天,到吏部交接公文,接公文的正是那万侍郎,万侍郎拆开公文一看大惊,信里写得正是延庆知州申请要革掉延庆籍,廪生刘元允的事。

    刘元允的儿子刚刚从万侍郎家走,这延庆州的公文也到了。如何处置这桩事哪?万侍郎心里打起了鼓,他转身对延庆的衙役言道:“你去馆驿先去歇息,日过来拿回复公文。”

    话分两头儿,延庆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