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3页)  穿越在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离家两年后,赵毅又回到了浮梁县。

    拜访了文梁等一众老夫子,又去看了蒙学的老师王斌。

    姐姐三丫已经成家了,妹妹四丫还是老样子,拴子也长高了不少。

    再说一遍,拴子不是什么宠物,他是赵毅的弟弟,赵六郎。

    府城的考试也没能难住赵毅,他顺利的成为了一名举人。

    大宋是三级科考制度,首先是“乡试”,因为多在秋天举行,所以也称“秋围”

    这是各当地州府举办的考试,通过乡试的人称为举人,取得参加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的考试。

    礼部举行的考试叫“会试”,因为是在春天举办,所以也叫“春闱”

    会试过了称为“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而殿试就是最终考试,也是定排名的考试。

    是状元及第,还是赐进士出身,就是在殿试了。

    赵毅走出了大宋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下面他只要再去大宋的东京“汴梁城”,考一个贡士出来,那他就也算是步入了大宋的士大夫阶级了。

    因为最后一场考试,并不会没落考生,只是定个排名而已。大宋,不没落贡士!

    只要是礼部会试通过,那最差也是一个三等进士。至于最好,赵毅没想过,全大宋有多少的读书人,一次科举才取多少士?这可比后世考公务员难多了,更何况是头名呢。

    乡试过了,赵毅回家了一趟,然后就又回太和书院了,他可不觉得自己的学问有多么惊人,自认还是要学习的,更何况科考在即,能多学一些,还是多学一些吧。

    赵毅回到书院之时,已是冬月,这次没多久就是年,过完年,就又该启程去京城参加春闱了。

    所以,一般通过了乡试的举子,是不会再回到书院来的。都是自己在家温书,静等过了年启程,去汴京城参加春闱的。

    也只有少数离得近的学子,还会回到书院继续读书。

    赵毅宿舍里的几人,都比赵毅入学要早。所以也都回去参加乡试去了,至于回来的,也只有楚云这个离得近的回来了。

    其余人都没回书院,想必是都通过了,在家等着明年启程去参加春闱呢。

    楚云自然也通过了,只是他家就在杭州城,所以就又回来接着读书了。

    而且,他的乡试就是在杭州城参加的,杭州是府城!

    本地学子就是有优势,别人要提前一个多月回家去参加考试,而楚云只是在考试当天下山,回了次城而已。

    赵毅回来时,他都已经在书院学习两个多月了

    喧闹中,杭州城来到了明道二年。

    初一拜年,初二女儿回门,初三

    走亲的访友的,不出正月不算过完年,热热闹闹就又来到了元宵节。

    楚云自然回家过年去了,张喻沈轩等人又没回书院。于是,赵毅能一起玩的,也就只剩下慕容公子了。

    说也奇怪,慕容公子竟然没去参加乡试,他的才华可是还在自己之上呢!

    元宵佳节,赵毅带着婉儿,慕容公子带着他的书童,后面还跟了两个他的家丁,几人一起去逛杭州城。

    东街烟花漫天,西街灯谜满市,行人摩肩接踵。

    不觉得,两波人就走散了。赵毅要不是拉着婉儿的手,恐怕现在他俩也早分开了。

    人群的力量很大,不要想着逆着人群去找人,那不现实。

    赵毅还有婉儿,顺着人群就又到了一条河边,只见河上有许多花灯,还有很多的船只。

    有一条船刚好停在岸边,离赵毅不远。

    船舱内走出一位姑娘,长得十分的漂亮,赵毅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不在走了,盯着人家姑娘看。

    说是元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