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诺千金兑现在即(第1/2页)  携美女闯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方便是函谷关,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李毅无破关之策,只能等待后续兵马的到来。

    函谷关地位十分重要,出关便直通关中,再无险地可守,乃是董卓可以全身而退的最后一道屏障。董卓将把守关口的重任,交给了心腹大将段煨,并留下一万兵马供他差遣。

    千呼万唤始出来,李毅等了两天,终于盼来了张英的中军。此时李毅军已经壮大至三万余众,虽说战斗力有所下降,但磅礴的气势,与出兵之时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挖出宝藏了,这些权贵搜刮的民脂民膏,不但重见天日,更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建州的经济蓬勃发展,但三十税一的税率,无法支撑巨大的财政开支,尤其是开凿运河启动后,财政赤字剧增,百姓们付出辛劳与汗水,只能领白条回家。本想靠航海通商弥补巨额亏空,但航海基础薄弱,不得不采取谨慎稳妥的策略,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海上贸易,只局限于家门口,所得利润微不足道。

    正因资金短缺,影响了运河的工程进度,李毅最初严禁发放白条,而导致运河停工。而百姓面临卖粮难的巨大压力,宁可不要工酬,只要运河的重新开工。权衡利弊,李毅只能顺应民意,以发白条的方式,重启了这一浩大工程。

    不过白条丝毫没有影响工程进度,因为李毅言出必行,深得百姓信任,他的名字便是最好的金字招牌。

    就在李毅扑灭洛阳大火之时,喜讯传至军中,松辽运河初始段,东辽水至伊通河段,蓄水通航了。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李毅、张英、于冰乃至全军将士,忍不住欢呼雀跃。

    为了防患于未然,吸取了高句丽入侵,通城之北为人口密集区,东辽水至伊通河的通航,惠及半数以上民众,其意义十分重大。而在李毅领军南下之时,乌侯秦水、饶乐水、东辽水的河道疏通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经过梳理的河道,加大了船舶的吨位,同时也延展了通航的时节。

    没想到董卓千算万算,几乎机关算尽,落得个千世骂名,却为别人做了嫁衣,成全了李毅。得了这笔巨资,李毅不但能回收所有白条,还能保证建州数年内平稳运行。

    自开兵见仗以来,虽连续取得大捷,却未能犒赏三军,如今李毅摇身一变,成了天下最富有的大财主,他只拿出九牛一毛,便令全军士气大振。

    大军进抵函谷关,那一望无际的联营,给段煨以巨大的压力。而李毅军又照搬了虎牢关下那套战术,每日派兵马前往关前造谣生事。只不过上一次是半真半假,而此次却无一句实言。函谷关上守军士气不振,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心虚纷乱士气进一步遭受打击。

    段煨的底牌不多,他不敢轻易出战,只能每日安抚军心,迎接李毅军的强攻。段煨是董卓手下一员猛将,函谷关由他镇守,虽说守军人心涣散,但没有一、两万性命,是换不下这座雄关的。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只有蠢蛋才会无视兵将的生命,去干这种傻事。

    可难题摆在了李毅面前,他是无计可施了,只能将目光投向两位妻子。于冰也是愁眉不展,她默默的计算着时间,突然抬起头来道“明日轩伟便可重获自由,若将军回心转意,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华雄出身低微,自然没有人为他表字,在李毅营中时间长久,见将领都有名有字,便也请李毅为他表字。李毅信手拈来,表字轩伟,乃高大雄伟之意,令华雄甚为满意。

    日久而生情,尤其李毅等对华雄,几乎等同于自己人,即便是老主公,也没有这么信任过他。此时的华雄心情十分矛盾,何去何从他也犹豫不决。

    即将失去一位爱将,李毅更是心情烦乱,他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