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衣冠冢(第1/4页)  农女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老头已经看出来老三和老四两家早晚要起来,他希望这两家能把大房一起带起来。至于老二,那就是个舍不得搅家精的窝囊费、糊涂蛋,只有看满河能不能争些气了。

    之后,老爷子又责怪起钱三贵来,“满江小子年纪轻轻就死了,多可怜。你们也该早些给他立个冢,让他魂归故里,享用后人的香烛纸钱才是啊”

    钱三贵叹道,“先是儿子身子不好,接着一件又一件的事发生,就耽搁下来。爹说的是,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过些日子就办。”

    大家商量着赶在年前给钱满江立个衣冠冢。

    他们几人走的时候,王氏又把一大包从省城带的东西给了他们。

    腊月初,崔掌柜如愿以偿地带着两千多斤香肠去了京城,还带了钱亦绣送梁锦昭和宋怀瑾的礼物。

    钱亦绣想着梁大叔和宋公子让自家的腰杆硬了不少,特别是“投毒事件”,最应该感谢的源头其实是梁大叔。若没有他的交待,崔掌柜也不见得能那么倾尽全力地帮忙,还因为“内疚”把黄铁这样既有武力值又有关系户的人给了自家。

    想着应该给他们带点东西,表达一番自家的感激之情,再把巴结的纽带维系的更结实一些。可惜自家现在没有啥拿得出手的,唯一的稀罕货香肠已经不用自家送了。

    想来想去,觉得这些豪门公子啥都不缺,最喜欢的就是新奇。她找出了几个钱三贵身子好的时候编的精巧篮子,让钱晓雨缝上绸布点缀了一番,就拿了自家那几样新品点心装进去。

    这几样点心他们肯定还没吃过。不管他们爱不爱吃,自家只有这个能力。同时又送了几坛子醪糟。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了,他说他要跟师傅去京城一趟,大概年后才回来,想再要些素食点心路上吃。钱亦绣就去点心房给他做了许多素食点心,足足装了几个大篮子,乐得小和尚眉眼弯弯。

    猴哥知道旧主人要远行。还眼泪汪汪地送他回了大慈寺,又同它的救命恩人悲空大师告了个别。

    一晃眼到了腊月二十,小正太钱亦锦放冬假了,要放到来年的正月二十。下晌。来钱家大院拉香肠的李占秋说,他娘明天要来钱家大院一趟,把帐结了,让三房的人都去大院吃晌饭。

    今天是做香肠的最后一天。经过大家齐心协力,近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做了六千多斤香肠。都卖了出去,甚至邻省都有买家来买。

    钱亦绣猜测,钱香家这次至少净赚三、四百两银子。

    点心前两天就没做了。除了留了八十两银子准备用于明年租铺子、买设备、买食材等用途,三房分了十两银子,大房、二房和四房每家分了五两银子。另外,魏氏、许氏、王氏、钱华、黄铁每人给了五百文工钱。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挣了这么多,几家人着实有些高兴。等明年把作坊扩大些,再多招几个人,就会挣得更多。

    第二天,小姑姑自愿在家陪程月。吴氏带着小兄妹,及躺在牛车上的钱三贵一起去了钱家大院。

    钱家嫁出去的姑娘们带着女婿都回来了,大概知道今天分钱,来领钱的。

    大房的大姑娘钱满婉和二房的大姑娘钱满枝都嫁去了临镇,来这里要走近一个时辰,但为了多挣些钱,还是和自己的相公每天都来干活。

    她们两个都是二十六、七岁,这在前世可是最好的时候,可她们的眼角都已经爬上了细纹,肤色也暗黄粗糙。一看就是风里日里没少下地干活的。

    听大人们偶尔的谈话,她们的日子似乎不怎么好过。她们当然不是钱满朵那样自己懒惰不争气,而是“人强强不过命”。

    钱满婉的婆家倒是比较富余,只不过她本人“不争气”。只生了三个女儿,到现在没生出儿子。加上嫂子是婆婆的娘家侄女,又生有儿子,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