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2章 金刀台(第3/4页)  大侠萧金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雨过,天晴。

    一队人马,将近千人,浩浩荡荡向十里凉亭驶来。

    高远见状,心中惊道,“这么多人,难道隐阳城想造反不成?”再看到来人尽穿缟素,心中略定,待众人扶棺而至,一小太监高声唱道,“圣旨到!”

    众人齐齐跪下。

    宇文天禄微侧身,站在了高远身后。

    独赵拦江不跪。

    此举令高远大吃一惊,这些年来无论是皇帝圣旨还是口谕,闻而不跪者,眼前这男子竟是头一个,若是传到京城,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他脸色阴沉,“汝为何不跪?”

    赵拦江不语。

    高远正要命随行龙武军将之擒下,宇文天禄拦住道,“高公公,宣旨吧。”高远道,“此人藐视陛下龙威,若不法办,天子威严何在?”

    宇文天禄道,“他不一样。”

    说着,在他耳旁说了句话,高公公心中一惊,这才作罢,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平天下,以师武臣力,及海晏河清,俾封疆重臣,隐阳李金刀,出身草莽,然诚投明主,以归大明江山,朕念其功,故册封为隐阳王,谥武清,

    立宗祠,为千秋后世为念,钦此!“

    众人山呼万岁。

    李秋衣并无子嗣,这种死后封王,只是朝廷追封有功之臣、笼络天下之士的一种手段,这爵位不能随之传给下一任城主,所以也无实质意义。

    大葬之礼,分为两部分,请灵柩,悬金刀。一是将他灵柩葬于隐阳王祠,第二则是举行悬刀仪式,由赵拦江将李秋衣的金刀悬在金刀台上,取意以金刀守护隐阳万世。

    萧金衍、李倾城隐匿于人群之中,注视着周遭动,若李仙成果真设计计谋,要刺杀宇文天禄或赵拦江,此事理应埋伏好才对,但萧金衍已弦力感应,送殡人群中,除了白马义从中有几名知玄境高手。

    整个十里凉亭,除了李仙成、宇文天禄,别无其他通象高手的真气波动,这让二人有些不解。这些人中,他们也发现几个混迹其中的胡人,有些类似他们口中的北周死士,但这些人,别说要杀宇文天禄,就算要杀萧金衍,都不一定能成。

    李倾城指了指金刀台,“难道这金刀台有问题?”

    “既然哈江义提醒过赵拦江,那些白马义从自然也会提前派人排查,就算有问题,也早已经解决,可是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妥?”

    “我们一定遗漏了某些地方。”

    这时,有傧僚喊道,“时辰到,请灵柩!”

    李先忠率四名义从统领,抬着李秋衣棺材,赵拦江、李仙成父子扶着灵柩,缓缓向隐阳王祠走去。

    灵柩放在祠内,早有工匠用准备好的石砖将棺材封好后,傧僚喝号行礼,旋即又道,“悬金刀!”

    金刀台高十丈,立于十里凉亭西侧。远处有城,从此眺望,整个隐阳城尽数收入眼底;近处有涧,涧底鸟语花香,空谷幽鸣。

    众目睽睽之下,赵拦江将金刀举过头顶,拾级而上。

    每一步,赵拦江走地十分沉重。

    一路行来,他遇到无数麻烦,战胜无数阻挠,终于不负所托,将这把金刀归还给隐阳城。自此之后,他别无挂碍,一心修行刀道,只为了将金刀台下那名权倾天下的枭臣斩杀,实现他的复仇大计。

    在隐阳城头三日,他对这座城,对金刀传承,有了进一步认识。

    金刀即为守护。

    他是赵拦江,一个漂泊无定的游子,必然不会为一城一池所羁绊,所以,这金刀之传承,他永远无法得到。但他是赵拦江,就算无法领悟金刀,他依然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刀道。

    横断刀。

    三日来,他在城头,彻底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