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节第四十章 泉城济南(2)(第1/2页)  千山万水总是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来到了大明湖。

    我读过《老残游记》,老残盛赞大明湖:“四面荷

    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大明湖并不是很大,相比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要小多了,但是大明湖的风景却是比昆明湖要好多了。

    大明湖的水非常清澈。这估计是与济南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泉水的不断补充,而使得大明湖不会成为一个死湖,水质更好。

    在湖心最大的岛上,就是有名的历下亭了。历下亭上的对联是杜甫的名句:“海右此古亭,济南名士多”。古亭就是指的历下亭。

    远远看去,亭身红柱碧瓦,八角重檐,颇有气势。

    再往北走,就是可以鸟瞰整个大明湖的汇波楼了。从汇波楼住下看去,可以看到湖的四周柳树成荫,荷塘一片连着一片,与整个大明湖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

    绿树青荷已与湖水连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水,哪儿是岸了。

    什么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到这儿才算是真正地见识了。

    湖的南边是稼秆词,是记念词人辛弃疾的地方,只是有点年久失修,稍显破烂。

    从大明湖的南门出来,再往东走一段,就是济南有名的古街——曲水亭街了。这就是明湖小区所在地,也就是古时候济南的中心。

    街口有一个很大的池子,有好多人在池子的周围钓鱼。池子的名字也叫大明湖,到底以前是不是跟大明湖是连在一块的,却是不得而知了。

    沿着曲水亭街一直走到底,就来到又一景点——珍珠泉了。

    珍珠泉因其池底冒出的气泡形如珍珠而得名。

    这儿的池水更深,底下的泉眼更多,细沙翻动之下,一串珍珠便冉冉升起。

    珍珠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池子里的鱼了,个头特别大,通体的黑色,而且成群结队,一动不动地浮在那儿。

    在这么清澈的水里,怎么会养出那么肥大的鱼的?莫非,济南的泉水有灵气?

    游完珍珠泉,我进入了芙蓉街。

    芙蓉街位秦珍珠泉群之中,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

    如果说“四面荷花三面柳城山色半城湖”是泉城济南的绝妙写照的话,那么“家家泉水c户户垂杨”就是芙蓉街及其周围地区的真实描述。

    芙蓉泉在济南七十二泉中名列第四十二,是名泉中极具特色的一眼:她既没有趵突泉的豪放也没有珍珠泉的婉约,她身藏秦民宅之中给人一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清代著名诗人董芸在其成名之作《广齐音》的压卷篇《芙蓉泉寓居》中这样写到:“老屋苍台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芙蓉街的建立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根据史书记载金c元时芙蓉泉旁边建有“姜家亭”;

    明朝中期,德王府右史c诗人许邦才曾在附近建“瞻泰楼”;

    清朝康熙年间,德王府故址建山东巡抚衙门,将德王府的西苑废为民宅,芙蓉街的路东也建起了民房和铺面;清朝著名诗人董芸曾经在芙蓉泉附近寓居

    在济南的老街中,芙蓉街是很热闹的。明清时期这条街的四周多是巡院c都司c布政司c贡院和府学衙门。

    良好的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商家来此开店营业。著名的瑞蚨祥布店,清朝同治年间济南的第一家眼镜店“一珊号”,当时济南最大的百货商店“文升行”,著名教育家鞠思敏c王祝晨c许德一等人开办的教育图书社均曾在芙蓉街落户。

    著名的画家俞剑华c岳祥书也曾经在这条老街上居住开业招揽学子。

    芙蓉街一度成为经营文房四宝c乐器文教用品c古玩字画以及印刷业为主的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