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节第二十章 游蓬莱仙岛(2)(第1/2页)  千山万水总是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晴见多云。用罢早餐,我便去游览蓬莱八仙渡海口c仙人望瀛楼和蓬莱阁。

    八仙渡海口位秦海水浴场东侧,西与蓬莱山遥遥相望,据说是根据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而新建的。

    景区内建有大型八仙过海汉白玉照壁,望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还有流轩c挹清轩c八仙祠c三星殿c财神殿c放鹤亭c环形走廊等颇具民族风格的古典式建筑群。

    北部的环形走廊长400余米,连接憩息亭九座,步廊粱架间有彩绘170余幅,形象地展示了八仙得道成仙的神话传说,可谓景随步移,令人目不暇接。

    仙人望瀛楼位秦海滨公园中部南侧,坐南面北,为民族古典式风格设计。相传因汉武帝秦此望海中蓬莱山而得名。

    远望高大秀丽,引人注目。主体建筑为两层木石结构楼阁,本质窗棂,南北两侧各有20米走廊。

    一层正中为门厅,走进门厅,便见室内陈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c绘画等。

    二层置释迦牟尼c太上老君c孔子塑像。东c西c南三面有围墙,内壁为汉白玉质地,镌佛c道c儒者肖像浮雕300余尊。

    园内正中汉白玉莲台上为四面观汉白玉石雕,高约8米,分别为滴水观音c平安观音c如意观音c送子观音。

    莲台四周为荷花池,四面均有汴桥,甬道可通莲台。园内四周植垂柳c斑竹及各色花卉,间以小型雕塑,环境幽雅恬静。

    导游告诉:蓬莱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除了有“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尚有“海市蜃楼”的美妙奇观。

    海市蜃楼有时就出现在这片前方海面上,游人难得一见。因为它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常在春夏之交,一阵雷雨后出现彩虹时,才可能出现。

    海市蜃楼要出现时,海上风平浪静,站在岸边可见海面上空有远山船舶c建筑工地c城市楼阁,缥缈虚幻,变化莫测。

    到山东蓬莱不去观赏蓬莱阁,就等秦没去蓬莱,或者说白去了一趟蓬莱。于是,我连忙去游览蓬莱阁。

    蓬莱阁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它与黄鹤楼c岳阳楼c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创建秦宋嘉佑六年(1061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巡抚李戴秦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规模颇大。

    走进大门,我见到这里景色宜人,松柏苍翠,繁花似锦,翠屏中

    隐现出丹墙翠瓦,金碧生辉。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质结构建筑,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美观。虽不甚高大,但结构精美,造型新颖。无论远望近观,你都会觉得它很美。

    蓬莱阁二楼内是醉八仙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东侧有上清宫c吕祖殿c普照楼c观澜亭,西侧有避风亭c天后宫c戏楼和龙王宫。

    这些建筑群高低错落有致,与蓬莱阁浑然一体,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散布在蓬莱阁的周围。

    阁东有苏公祠,东南建观澜亭,均为观赏东海日出的好地方。

    西侧海市亭是观望海市蜃楼之所,又因其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筑有短垣遮护,亭外海风狂啸,亭内却燃烛不灭,故又名避风亭。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雕梁画栋,朱碧辉映,风光壮丽。

    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c殿c廊c墙之间,楹联c碑文c石表c断碣,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

    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苏东坡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正是“海市蜃楼”的生动写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