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
刘青石与玄武卫支风来到明皇朝的都城应天府(南京)。
去年七月,追随朱元璋讨伐天下的小弟常遇春死于河北柳河川军中,至今已有大半年时间,四卫仍未摆脱这个阴影。“卸甲风”?四卫都认为依照小弟的体质与武功,不可能死于这样的猝疾!但因失去了精密的情报网,他们除了悲痛和接受之外别无它法。后来看到同样痛失爱将的朱元璋对小弟隆重的追封礼遇,四卫才稍有释然。
刘青石与支风在钟山拜祭过常遇春之后,信步在附近山林中漫步,忽然看见远处有御林军守护,还可听见间或传来一些年轻人说笑的声音。
“应是朱元璋的皇子们一起出游。”支风说。
刘青石点点头。
这是应天府的百姓们经常议论的,新登基的这位明朝开国皇帝至今已经有了九个儿子c五个女儿,为了增加兄弟姐妹们的感情,朱元璋经常让他的孩子们一起出游。
“我倒想去看看这些皇子公主们有没有比我外孙出色的。”刘青石对支风说,“走吧,我们从那边绕过去。”
来到树林深处,刘青石的确看到十来个大大小小的孩子正在玩耍嬉闹。
其中有个十五六岁的清瘦少年正在吹箫,长得温文儒雅。
想必这就是朱元璋的长子c现在的太子朱标了。刘青石注视他片刻,又看看他身边的那些弟妹,倒是有个十来岁浓眉大眼的皇子正在看书,让他顿了顿。
刘青石扫视一圈摇摇头:“是有不错的,但都比不得洋洋。”
说罢带着支风转身正要离开,忽听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大哥,这寿和之曲起调低了些。”
刘青石转头一看,但见一个与汪洋年龄相仿的稚童负手立于朱标身后,俊美的仪表c温润的笑容,一身峨冠博带的皇子服饰衬托得这小小孩童竟宛如玉树临风,器宇不凡。
朱标含笑望着那稚童:“还是六弟来拟吧,我总觉得生疏。”
稚童一笑:“我给大哥吹奏一遍就是。”说着接过朱标递来的箫,将刚才的曲子又吹了一遍。
刘青石微皱眉头细听,惊诧于这个与汪洋年龄相仿的孩子竟有不亚于汪洋的音乐造诣。
朱标与这位六皇子低语着所需配奏的乐器,刘青石不动声色地专注聆听,发觉朱标对这位皇弟相当的信服。
此时,看书的那个十来岁的男孩儿放下书走过来:“六弟,你何时教我那套枪法?”
六皇子抬起头微笑:“四哥真性急,后日如何?”
“好。”
“我看到那边有几棵奇异的树,想去采些种子来移到宫里去种,大哥你看如何?”
“去吧,快些回来,一会儿我们就要走了。”朱标笑着对六弟说。
朱标向守卫的御林军首领说了几句,六皇子走出御林军的守护范围,来到不远处的一片杂树林,对着几棵树探究。
“这是公孙树c那是木棉树。”
听到身后有人说话,六皇子回头,看到两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前面的一个气质尤其英武。
“谢谢爷爷,我认得这两种树,只是奇怪这棵木棉树怎么会在这里生长,它不是应该生长于川粤地区吗?”
刘青石走近了,摘下片叶子看看,又俯身观察了一下土壤:“应是移植过来不足半年的,怕是活不了太久,已经有水土不服的迹象了。”
“公孙树本就难以成活,木棉树又水土不服,可是我想把它们移植到宫里,爷爷有办法吗?”
刘青石打量着这位六皇子:“你不避讳你的身份吗?”
六皇子一笑:“爷爷也不避讳不是吗?刚才您也是从那边出来的,应是知道我的身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