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三次(第2/4页)  玩转虫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贮有空气,身体比重较小,故蜉蝣飞行姿态十分优雅美丽。

    也许正是蜉蝣的美丽c成虫极短的生活期以及有时水面会漂浮大量死亡了的蜉蝣,自古以来,这类“短命的昆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成为哲人感叹和文人咏怀的极好材料。又由于蜉蝣的古老xg和独特xg,是现存的一类活化石,对研究有翅昆虫的起源和进化极具价值,因此也成为生物系统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蜉蝣羽化具有时间xg,大多在chun秋两季。而且种群的羽化时间往往比较集中,一般为chun夏之交的黄昏时分。因此有时在水面上方会看到有大量的蜉蝣在飞舞。蜉蝣成虫的生活期很短,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超过十天的极少。刚蜕皮的成虫就进行交尾,完毕后雄虫就大都立即死去,雌虫产卵后也就死亡了。大量蜉蝣几乎同时死亡后跌落水面,成为水生动物的良好饵料。

    “蜉蝣”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国风·曹》中的《蜉蝣》诗(可能作于曹昭公在位的公元前661—公元前651年间)。其诗云:

    (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归依焉。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在中国,“蜉蝣”作为一个科学动物名词出现在1891年。当时授课于芜湖驿矶山同文书馆的美籍传教士华约翰在《格致汇编》第六年中发表了《虫学略论》,在“分目各论”部分有“第十一蜉蝣类”,绘一虫为例,并加以数行说明(邹树文,1981)。从这篇文章的总体风格和所译名词以及作者的背景来看,它可能不是译自ri文。“但其书中所用名词大都不同于现代,加之《格物汇编》主要分销各地领事馆c税务处与礼拜堂,鲜为普通民众所有,因而对中国学术研究影响甚微。”

    其实早在1908年沈维钟就写到:“(蜉蝣)实发生于水上,盖其幼虫须在水中一二年,然后变化。变化之后,形态略似蚕蛾,惟尾末有细丝三条,长倍其身。藉之,可以浮游水面。行动如she,故称之。今ri学者所称臼齿蜉蝣是也。可知蜉蝣断非天牛一类。”可以看出:沈维钟的描述可能译自ri本书;他是第一位作蜉蝣形态描述的中国人,虽然描述十分简单;他明确否定了古人对蜉蝣的一些错误解释。1923年出版的《动物学大辞典》(杜亚泉等编)中的“蜉蝣”条也注有ri文。

    第一位以科学的方法报道中国蜉蝣的是英国人alker。他于1853年发表了cl一e一nsense(当时他命名为caenissense)。接着eat一n(1870—1892)报道了在中国有分布的2种蜉蝣。cchn于1904年报道1种。在这以后30年里,中国蜉蝣的研究出现一个高cha一。德国人ulr(1912—1936)c西班牙传教士navas(1922—1935)描记了许多新种,随后,徐荫祺先生(hsuy-qi,1932—1938)对中国的蜉蝣进行了系统研究,胡经甫(1935)在《中国昆虫名录》中统计中国已知蜉蝣41种,去除navas未定名的,实际是40种。ulr(1936)统计中国蜉蝣47种,徐荫祺(1937—1938)统计有64种,并记述5新种。

    蜉蝣目昆虫的蜕皮次数相对较多,估计为10-50之间,大多数种类的蜕皮次数在15-25次

    螳螂目(学名:antedea),为昆虫纲有翅亚纲的1目。仅含螳螂科(antidea一anteidae)1科。通称螳螂。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