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犯不着(第1/2页)  明朝第一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言出必行的李文轩,自然是要把周虎营救出县大牢。说到就要做到,兑现诺言的他,自是一早先让府中的一名小厮是把自己的名帖先行一步送进了知县衙门。在自己看来,刘文镜和钱明正相较下来,前者的攻取难度要小很多,并且或多或少,还算得上有一点儿场面上的交情。

    随后,步入进了知县衙门的李文轩,是在一名衙差的引领下,走入了后堂。见到知县刘文镜的他,先是相互的见过了礼,然后是分宾主落了座。不久,走上来的小丫鬟是看过了茶,徐徐地退了出去。

    未等李文轩先开口表明来意的刘文镜,面露和善的笑容道:“今ri,愚兄知道贤弟要来,甚至欢喜。我们之间就应该这样多多的走动才是。”

    明知道他这是在和自己客套,寒暄的李文轩,并不认为是对方的虚伪道:“兄长说的及时。若不是我府内的琐事缠身,早就想来你这里坐一坐,讨一杯茶水喝了。”

    说完话的他,端起茶来品了一口,自然是喝出了上等龙井的味道来。深明主人待客之道的李文轩,相信喝到的茶越是好,那么对方越是把你当一回事。反之,自己若是连凉白开都喝不上,那就只能说明对方压根儿就没有把你当一回事情看待。

    赞了一个“好”字的李文轩,不急不慢的是把手内的茶盏放在了旁边的几案上面,直接表明了来意道:“我有一事想要求于你。县衙大牢中看押着一名叫做周虎的镖头,不知道能否就此放了他出去?他和在下是颇有渊源。”

    相信他不是糊涂人,清楚知道这一事的刘文镜,稍稍地露出了为难之sè道:“不瞒你说,周虎犯得这一个事儿,说大就大,说小也就小。整个事情的关键节点不在我这边,而是在张广平那边。龙虎宗的人要是松了口,我这边可以立马放人。”

    听得出他这话非假的李文轩,最为难的地方就在于自己很难说服张广平。第一,自己本来就和他有过节,又再增添了同行是冤家的新仇;第二,两人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交情可谈;第三,周虎可是一个宁折不弯的汉子,若是让他知道自己被救出牢狱是经过了这一个过程,定然是不会感激自己的。

    心里面早就骂了起来的李文轩,真要是能够去找张广平谈,那么自己何必先来这里找没趣。有火,有气也不能就此发作的他,点了点头道:“兄长所言极是。不过,你也知道这自古以来,同行就是冤家。张广平是道士,而我也是道士。我要是去找他谈周虎的事情,恐怕是谈不成的。其中的原委,我也不瞒你。祈雨这一事虽说落在了他的手上,但是我也很不甘心。除了我以外,其余的道士对张广平拿到这一个差事同样有怨念。想必,他也是清楚这一点的。”

    心中有数的刘文镜,也是明白道人们为了争夺主持祈雨的差事,明争暗斗,可谓是打得头破血流。其中的利和名,他也看得是相当的透彻和明白。至于能不能把雨给祈下来,那还是在其次了。即便道人最后没有把雨给祈下来,也不能就此给对方定罪杀头。

    “当下,祈雨一事不但关乎我治下的贵溪县,而且还关系到广信府,甚至周围的州府。”明白人说明白话的刘文镜,没有打官腔,而是实实在在地分析当下的情况道:“贤弟要是早一刻和我说自己能够祈雨,那么我定然是会向上保举你的。你要是能够祈雨成功,不但黎民百姓得救,而且我的脸上也有光彩。不过,你也是知道凡事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且不说张广平行不行的问题。就凭他是道门正宗的背景,我们官府这一边就不得不给出几分薄面。”

    感觉他话中不无道理的李文轩,自然明白举荐人和被保举人之间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要是和刘文镜绑在了一起,风险和收益就得一同承担。李文轩成功了,那么也算一份儿刘文镜是举贤有功。相反,自己要是失败,那么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