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抗旱救灾(二)(第2/3页)  明朝第一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的乡绅们,也不想在这里多坐,而钱明正同样是不愿意多留他们。于是没过多久,到场的乡绅们也就一起散了去。偌大一个屋子里面,就只剩下钱明正和自己的心腹书办二人。

    经验丰富,脑子灵活的书办,起身就走到自家大人的身旁,刻意压低了声音,请示道:“如何记录,还望大人明示。”

    听得出他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的钱明正,还真没有打算就此短斤少两的大捞一把,而是背靠在椅子上,淡淡道:“零头抹去,就记一万两银子的整数好了。”

    “大人清廉。”浸泡在衙门里面许多年的书办,还真没有刻意的奉承,而是出于真心。确实觉得自家大人拿得太少的他,故意假装听错的重复了一下道:“收到林正北的捐献赈灾银八百两。”

    一下子就被他抹掉了一万两银子的钱明正,十分明白他的心意。不过,不属于贪得无厌型的他,也不想在这一个节骨眼上出纰漏来影响到自己的仕途。没有点头同意这样做的他,及时纠正道:“是多就是多少。至于抹去的零头,就算是给下面跑腿,办事人的贴补好了。”

    不敢相信他就这样放过这一次捞钱大好机会的书办,提醒道:“大人,你真决定那样做?”

    为了稳妥期间,心意已决的钱明正,毫不含糊道:“不要再多言,按照本府说的去做。”

    走出了知府衙门的李文轩,没有别得去处,于是就直接回了家。自己是刚刚一坐下,便瞧见苏媚娘是从外面走了进来。打发了跟在自己身后丫鬟下去的她,饶有兴趣道:“夫君,这一趟去知府衙门可有收获?”

    翘起二郎腿,斜靠在圈椅中的李文轩,据实以告道:“收获没有,反倒是捐出了一百两银子。”

    本以为他是去赚银钱的苏媚娘,听到的话却是和自己想得背道而驰,奇怪道:“难道,知府家还缺这么一点儿银子花?”

    把经过是简要说了一遍的李文轩,耷拉起脑袋,看着她将会有什么反应。

    心里面粗略合计了一下的苏媚娘,也是有机会略微读过了一点儿书的幸运儿。撇了一下嘴巴的她,自有另一番感慨道:“果然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古人,果然是诚不欺我。这当官就是来钱容易,一个上午不到,就赚得盆满钵满。就是不知道那万把两银子会不会买来的粮食?也不知道将来朝廷的赈灾粮会有多少能够落进灾民的口中?”

    同样有她这样猜测和想法的李文轩,平静道:“凡事不要都往坏处去想。以我对钱明正的多次接触和观察,感觉他应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官员。即使他称不上是清廉,也算得上是一位干员。除去这一次旱灾不提,广信府全境,还是较为平静的。”

    有着不同看法的苏媚娘,不咸不淡的发表道:“依奴家看来,当官的人中间就没有几个是不爱银钱,而选择爱百姓的。即便他钱明正可以保证不贪,谁又能保证他下面的官吏不会乱伸手去拿呢?我大明的官吏真要是只靠俸禄活着,也不会是今天这一个局面了。”

    “你要知道,各人有个人的难处。我大明的正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折合成现银也就几十两银子而已。迎来送往,人之常情。官吏是人,也自然不会例外。仅仅是依靠那一点儿微薄的俸禄养家糊口,恐怕就没有多少人会愿意舍得出,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这种不要命的劲头读书了。”就事论事的李文轩,不针对任何人,设身处地道。

    盯住他是看了好一会儿的苏媚娘,不解道:“当官的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这么的为他们说话。”

    “那么我问你,当官的是怎么得罪了你,使得你这么的恨他们。”情不自禁笑了起来的李文轩,依照她说话的方式是回应道。

    凭借自己过去生活经验的苏媚娘,自是没有分清楚这官和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