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回 有点不对劲(第1/2页)  穿越之吴三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大臣们站好了位子,山呼万岁以后,按照惯例大臣们要对皇帝近年来的事迹歌功颂德一番,拍的崇祯皇帝朱由校马屁高兴才可以崇祯皇帝朱由校也要为自己补充几句后,对大臣和皇亲国戚们开始加以封赏所以“大起”日一般都是大臣们拍皇帝马屁,皇帝一高兴给大臣们加官进爵的好日子

    一般的“早朝”,大臣们在山呼万岁后,值班太监会说一句话:“有事早奏,无事退班了”意思是大臣们把要紧的事早早将皇帝报告了,免得让皇帝累心,耽误了皇帝的日常起居可在“大起”日,可不能这么说了,值班太监应该说“进言”后,大臣们纷纷汇报皇帝好事歌功颂德一番,讨得崇祯皇帝朱由校的开心。

    站崇祯皇帝朱由校左边的王承恩地位相对比较低,所以他没有开口说话的份右边的太监在大臣们山呼万岁时,主动退到了皇帝的后面这是规矩也是传统,当年魏忠贤就是嚣张到不把天启皇帝朱由检放在眼里,在大臣们山呼万岁时没有退后成为了大臣们后来给魏忠贤立罪名时,落下了一个不小的罪名

    当大臣们山呼万岁后,那个值班太监又站了出来,大声说:“礼毕进言咯”

    按说太监这么说后,大臣们应该争先恐后地上来报告各地的好事不但给崇祯皇帝朱由校高兴,也给自己的政绩好好加上一笔,为自己能提升做好准备有时侯,一些外地来的官员还怕抢不过在京城的那些官员被京城的官员把好消息先说了可今天的样子却有点不一样,大家都好象都不想先开口说话的样子

    不但一些大臣和官员觉得情况有点怪异,连大殿上坐着的崇祯皇帝朱由校和张太后也感觉出了不对紧张太后还能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崇祯皇帝朱由校已经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我站在最靠边的一排,虽然排名在中间,但动起来并不起眼我转头看了看身后和前边,马上看出了不一样身后的一些武将大多都是一脸的迷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倒是前面几个将军却是动也不动,也不交头接耳也不东张西望一般来说武官没有说话的份,只有在文官说完了补充几句的机会。最特别的是文官中的左都御使下属的十三道御使,他们一个个表现出得意的表情他们都是告人,抓人小辫子的官说好了他们是防止官员贪污受贿的最后一道防线;说难听点,他们是一些官员对付政敌的最终武器杀手锏他们虽然有点像现代社会纪委起的作用,但绝对不是清廉的代表,正义的化身按说着“大起”的日子,他们不会当着大家的面给谁不好看,向皇帝老子告上一个刁状这样一来任何人被告了,除非被一告就死,不然的话这仇可结深了可他们都是很得意忘形的样子,看来事情绝对不简单

    我偷偷地站出了队伍,垫了垫脚,希望看看李子春的表情如果李子春不知道,不是他发起的,事情就简单了这些个没有主心骨的家伙,今天要倒大霉了。如果是李子春的布置,这场政变将正式爆发了君臣之间的大对决,将要拉开序幕了。

    当我站出队伍时,因为我不是往中间走出来,而是反往外边走并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当然瞒不过坐在上面的崇祯皇帝朱由校和张太后,也躲不过两个太监的双眼但我不开口,太监也好象提前有所领会,对于我的行为当作没有看见

    我还没有看见李子春的样子和表情,一边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轻轻地说:“你怎么站了出去?快进来”一个长得人高马大的武将自以为最轻的说话着可他的声音还是有点大,至少影响了我身边一大片的人

    我也知道自己有点过分,就索性再过分点我瞪了他一眼,本来想骂他几句就算了,意外发现这个愣头青竟然是小时候的同学他是我当时收的几个小弟中的一个,虽然他现在人高马大的,但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当时就是一个人大没脑的家伙。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