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回 京城局面(第1/1页)  穿越之吴三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不是一个嚣张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我承认继承了一些吴襄的狡猾,更继承了吴家的军人脾气什么是军人脾气,就是直来直去,做事只要达到目的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喜欢速战速决,不喜欢由别人来评定自己等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喜欢三国时的曹操

    在现代社会时我就看过《三国》,到了明代后也看了许多关于《三国》的书,常先生更是仔细分析了其中各个人物的立场和性格可我对忠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聪明的诸葛亮,文武双全的周瑜都不屑一顾

    常先生知道后也对我不解,为什么我不喜欢当时人都喜欢的这些人?我却觉得这些人不是有勇无谋,就是没有雄心壮志,聪明地太愚腐,文武双全的气量太小我比较看好的刘备是因为他会收买人心,这人虽然虚伪,但每次都能征服对方《三国》中每次写到刘备时都是说他有困难,可他都能利用自己的以退为进方式克服困难

    特别是几次三番的哭,每哭一次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这人有能力但没有魄力,运气也不是太好孙权还可以,就是为人太懦弱,事事都要听别人的,自己没有太多的主张司马懿老奸巨滑,但发家太晚,没有给自己找一个早点起家的机会,不然的话三国就不会是三国,说不准是四国了

    司马昭虽然够风光,但他和曹丕一样,仗着就是他老子的功劳和福气才有地位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会有大的作为

    只有曹操,曹阿瞒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他的胆略,勇气,智谋等等,都是一流的,他慧眼识人,能调和各方面的势力虽然后来在赤壁打了败仗,可就连他的敌人都承认他是一个难对付的敌人,是一个当世的枭雄

    我最喜欢他,他那句名言我记得很清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我的理解是曹操宁可自己放弃地位和地盘不要自己的老百姓推翻自己,也绝对不希望战乱夺走他的地盘和老百姓

    有一点我和曹操更像,我们都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在我来京城时,就交代在京城的人调查京城的势力范围当我来到后,专人就把材料暗中交给了我的手下我连忙看了送来的材料,仔细分析其中的问题希望近早找出里面的党派派系,理清思路

    当时的京城势力还真的有点复杂,各种势力很不平衡作为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校绝对不会允许某一派系势力过于强大,也不会让党派与党派之间有任何相互联盟的机会每一代皇帝都知道,大臣们越不和谐,皇帝坐得越安稳大臣们越团结,皇帝将越辛苦大臣们闹得太厉害,皇帝的帝位将不稳所以历代皇帝都要煤事找事的给大臣们制造一些麻烦从而让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权力是在皇帝手上的

    当时京城的六部和内阁关系并不和谐各地方势力也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边关又打了一次大的败仗,当时的大明真的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礼部,兵部,吏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是当时明朝的最主要的部门,分别管理着接待外宾和选拔后备力量的礼部;管理全国的将士和战备物资的兵部;管理官员升降职务调动的吏部;管理国家财务和粮食的户部;管理全国案件审理和最终审核的刑部;以及管理国家重大工程的工部

    是全国个主要项目的主要落实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两个尚书,四个侍郎领头在明朝时,分南北两尚书,虽然级别一样,但实际的权力大大不同南京尚书只是有个空名称,没有实权,北京尚书才是掌握实权的一个下面的左右两侍郎也是一样,南京的两个也只不过挂名而已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