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黄龙元年(229)chun,冬天的寒气尚未脱尽,建业江面上便开来了一支前所未见的巨大舰队,立即引得观者如堵。レ♠レ
历来到建业通商的外来商民船只皆褊小,素未有如此者。东吴的水官连忙通事接洽,原来是辽东公孙渊派遣的使臣。
公孙氏是当时中国东北地方的割据势力,从祖辈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到魏太和二年公孙渊篡夺叔父公孙恭职位以后,共领有辽东c乐浪c玄菟三郡,二十万户,六十万口。官拜曹魏辽东太守,车骑将军c假节,封平郭侯。虽然受到如此重封,然而实际辽东一带并不受曹魏的节制。从公孙度开始,公孙一族就视东北为si产,任意处分。公孙度曾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并任命太守。后来曹ca一追讨袁氏兄弟到辽东,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公孙度断然曰:“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表现对中原朝廷的不屑。其时中原隳乱,人物多避于辽东c雍凉c荆扬c蜀中,故中国弱而四夷强。曹魏方专注经略南方,故将东北作为“绝域”处置,而对公孙氏采取怀柔羁縻态度。公孙氏亦依仗山川险阻,远居海外之故,阳奉y违,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孙氏对zh一ngyang朝廷桀骜不逊,而对海东诸小国,更俨然以中国代理人的身份出现。从汉代起,辽东\乐浪诸郡就是以中原朝廷代表的身份,处理东夷各国的朝贡献纳事务。各国使者非有特殊身份与情况,不必跋涉千山万水到中国的国都长安洛阳,直接在此就近完成外交仪式。到了公孙氏掌权,则干脆断绝了东夷各国与中原朝廷往来的道路,完全将各国使者留在领内进行朝贡,从而实际上将自己置于宗主国的地位上。各国不明就里,依旧封贡不断。还是在公孙度时代,度将宗女下嫁给夫余王尉仇台以结交友好建安年间,公孙康分屯乐浪郡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并将这里作为新的外交办事点,聚集了外交官员,集中处理外事。于是南方三韩\诸倭来朝公孙康又趁高句丽内讧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逼迫其迁都,收降其余众正是通过数代软硬兼施\文武并济,终于在海东诸国中建立了绝高的威望当是时,句丽震慑,夫余亲附,倭韩敬服,海东莫可与相较者,咸伏首鞠躬至阙下公孙氏霸业臻于鼎盛
于是,到太和二年公孙渊反乱为止,公孙氏已无后顾之忧,跃跃yu试,希图逐鹿中原而当时天下三分,吴蜀连兵以窥中国公孙氏偏处海东,yu与中国抗衡,可交结呼应者唯吴越之地出于如此的战略构想,公孙渊派出了历史上第一批辽东使臣以后,公孙渊又先后派遣了三次遣吴使
但是,辽东的使者又是如何行驶到达江东的呢
分析地图,辽东使者的船队行经的黄海海域,终年盛行逆时针的黄海沿岸流,即在朝鲜半岛西岸自南向北,在山东\江苏沿岸自北向南以当时的航海技术,虽然有较大距离的远洋航行,但是仍然以近海航行为主事实上,直到元代,中国的海上运粮船仍然大多取道沿海,而非远离海岸的较近航线所以可以推断,在元代以前1000年的三国时期,近海航行必将更为普遍,而远海航行技术在北中国,只能是凤毛麟角辽东使者船队沿岸航行无疑但是,山东\江苏沿岸为魏国势力范围,所以辽东只能取道朝鲜西海岸,逆海流缓慢而行然后在朝鲜半岛西南海域某处,将船头掉转向西南,如此方能正确到达吴国地界朝鲜半岛西岸是传统的航海路线,倭使朝觐中国的必经之路,三国志上有详尽记载公孙氏紧紧掌握海东诸国,对这条航路也应熟悉但是,在茫茫大海之上,辽东使又如何判定,具体于何处向西南转向,又如何判定转向的角度呢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对航海者犹为如此,计算稍微偏差,轻则财货漂没,甚者殒身溟陌
对于当时肩负重要国家使命的使臣来说,是一点偏差都不能出现的否则自己身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